津門詭事錄 作品

三百六十八 渡河

  他稍一用力,但覺這內凹的圓形平底竟然稍有顫動,於是吸一口氣力灌雙臂,用力將圓形平底向一旁滾動,只聽“喀拉拉”一陣連響,那圓形平底卻稍稍滾向一邊,露出一個月牙形的空隙。

  原來這圓形內凹的平底,卻是一道向側面滾動開啟的石門。圓形石門一週都鑲嵌了金屬軌道,門下有軌道滾動的凹槽,只要往一側用力推動,厚重的圓形石門便可滾到一旁。

  一旁眾人見狀,也急忙上前幫忙推動,但圓形平底表面並無觸手著力之處,只平底上雕刻的三個圓圈中央,各有一個圓形凹坑,正好可以入手發力,而且隨著平底滾動,三個凹坑正好可以交替著手,十分方便。

  石門許久未曾開啟,隨意石門邊緣被土石泥沙封堵,更因為內部酸液揮發腐蝕,使得金屬軌道腐蝕生鏽卡在凹槽之中,所以才需要韓大膽兒用力推動,否則只需一個人雙手摁凹坑,交替推動,那石門便會輕鬆地應聲開啟。

  此時石門開啟,露出圓形門洞。外面光亮照射進來,眾人邁步走出,“嘩啦”一聲雙腳卻踩在冰冷的河水之中。只覺腳下水流並不緩慢,但河水卻異常冰冷刺骨。

  放眼望去見一條寬闊的地下河,正橫在眾人眼前。這地下河寬度總有七八百米,竟然比還和最寬處還寬出一半由於,只是河水並不如何湍急,若不是流動時,波光閃動,還以誤以為這河流根本就是靜止的。河面上還有一側淡藍色的油光,像是漂著一層藍色油膜,也不知是不是在平臺上看見的那些藍瑩瑩的光亮。

  眾人前方不遠處橫著根巨大的浮木,漂在河面上,只稍稍隨著水流有些起伏飄蕩,但卻像是固定在原地固定在原地,並不隨波逐流。

  眾人出了門洞,向兩側望去,減斜後方幾十米出處是兩側河灘,河灘並無泥沙,全是些稜角分明的尖利石塊組成的石灘。眾人現在身處之地,已經離著河灘有段距離,可站在水中,河水卻僅僅沒過腳面,連腳踝還不到。

  韓大膽兒俯身朝腳下河水中摸了摸,又橫著在水中量了量,然後說道:

  “咱們好像站在一個人工搭建的石頭棧橋上,只是河水漲了淺淺的沒過了棧橋一層!”

  這時眾人雙腳僅僅稍在河水中浸泡了一會兒,雖然穿著登山靴,卻也覺一股寒氣從腳底直透頂門,不禁渾身打起冷顫。離著石樓門洞最近的人,早已經躍回門洞之內。

  梅若鴻道:

  “這地下河水冰冷刺骨,只在淺淺的河水裡站了一會兒,就渾身如同冰凍,如果沒有船隻咱們根本沒法橫渡過河!”

  說話間她已經冷得嘴唇發白,於是也急忙躍回門洞中。

  韓大膽兒習武多年,雖然有混元內氣護身,但在河水中站久了,也覺得冰冷異常。

  他見遠處有一根巨大的浮木,便用短把鏟試探這水深,快步走過去查看。只見這根浮木是一個四五人合抱粗細的樹幹,也不知砍伐的是什麼樹木,樹身紋理粗大內裡發白,外層卻是黝黑的樹皮。

  這浮木中間已被掏空,可以容納七八人站立,卻是條小舟,只是小舟無舵無槳,更無桅杆風帆,卻不知該如何駕馭。

  浮木兩側有兩塊長條和樹身一樣長短的薄板,附在水面上,如同樹身兩邊長了兩隻側翼,看樣子是用來維持這木舟平衡的。

  木舟靠近石棧橋一端的船尾,鑲嵌著一個猙獰的人臉,人臉凝眉怒目,整個臉呈半球往外凸起,並非金屬材質,反倒像是個石雕。

  韓大膽兒見這人臉上鼻子高高隆起,彷彿像個把手,而人臉頭頂處,似乎有個像是合葉似的東西,便伸手握住人臉的鼻子,用力向上提起。

  豈料這半球人臉卻能掀開,露出裡面的一個烏黑圓球。

  這時,他忽然感覺有人推了自己一下,身子不由自主地猛地朝那圓球挪動。他趕緊拿樁站住,回頭朝著身後望去,其餘人卻仍舊遠遠地站在石樓門洞內,身後並無一人。

  突然間,他感覺腰間一鬆,插在腰間的短把鏟和登山鎬,同時飛向那烏黑圓球,“當”的一聲全都自行粘在了圓球表面。

  同時,那木舟船忽地自行移動,船身猛力扭轉,縱向橫在河面上,船頭筆直朝著河對岸,竟開始忽地自行向河對岸飄去。

  韓大膽兒見狀趕緊伸手抓住人臉雕像,用力止住木舟,他本想將石雕人臉扣下,可那圓球上還緊緊吸附著短把鏟和登山鎬,被這兩樣東西一格,石雕人臉已經扣不上了,那木舟兀自不停想要奮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