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先勝 晉江首發





苗逵一聽這話,便立時明白了朱暉的用心,一臉苦色道:“公爺,蒙古人圍點打援,您若是太過著急,只怕會被蒙古韃子以逸待勞。”




朱暉搖了搖頭:“放心吧,我帶兵多年心中有數。”




想著朱暉用兵向來謹慎,苗逵便也沒有多言了,兩人又繼續商議了一下這次具體的出兵細節,苗逵這才從總兵府離開。




而張鶴齡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到來竟然引起了這樣的蝴蝶效應,他美美的在驛館裡睡了一覺,等到第二天前往交接糧草之時,這才聽人說,大將軍一大早就領了兵馬前往固原救援了。




張鶴齡聽了不由感嘆一聲,這位大將軍還真是身先士卒啊,竟然親自領兵救援。




張鶴齡花費了一上午這才將糧草交接好,那些人自然也是不敢為難張鶴齡的,而且這些糧草本身也沒什麼問題,等順利交接完之後,那個負責在一邊登記的太監突然笑道:“侯爺,昨個苗監軍聽聞您入城,本想著給您接風洗塵的,但是又怕打攪了您休息,今兒糧草也交接完了,不知侯爺可否賞光?”




張鶴齡來寧夏之前,對這邊的人事自然也是瞭解過的,尤其是大將軍朱暉和監軍苗逵他都是深入瞭解了一下,知道苗逵深受皇帝信任,因此此時見著苗逵向他示好,他自然也不會不給他面子,便笑著點了點頭。




“有勞苗監軍關心,既是監軍所請,我哪有不至之理?”




見著這位壽寧侯如此好說話,傳話的太監也是鬆了口氣,之後兩人有說有笑,往苗逵早就準備好的酒樓去了。




張鶴齡到了酒樓時,發現苗逵早就到了,他見著張鶴齡進來,竟是起身相迎。




“侯爺不遠萬里押運糧草,奴婢有失遠迎。”




張鶴齡對著這位大太監拱了拱手:“苗監軍客氣了,皇上總是和我提起苗監軍為國征戰,監軍如此辛勞,該是我來拜訪監軍才是。”




倆人表面上看起來客客氣氣的,場面倒是顯得格外的和諧。




苗逵也是趁著這個機會想要試探一下這位壽寧侯,於是對於他的恭維也不敢真的信,轉頭邀請他入席。




席間門觥籌交錯,場面片湯話那是一個接著一個,而張鶴齡應對的也十分得體,不露絲毫空隙,苗逵心中對這位壽寧侯也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的確是個厲害人。




等用完了飯,兩人表面上看起來到底是親近了一些,苗逵便接著酒意和張鶴齡說起了他們這次出征的難處。




“那幫蒙古韃子,仗著有馬是神出鬼沒,我和大將軍也只能勉強四處維持,每次他們出來搶掠,我們接到消息,等到了地方,他們卻已經跑了,如此已經好幾回了,我和大將軍心裡也是著急啊,總盼望著能有個機會,徹底將這幫蒙古韃子打服了。”




張鶴齡一邊喝茶一面笑眯眯的聽著這些話,心中也開始迅速分析起如今的情況來。




看起來明軍如今在機動能力和情報能力上面對蒙古軍隊還是略有不足,否則也不至於每次都被蒙古人戲耍,最後只能仗著城池來抵抗。




或許這其中,還有他們自己不敢面對蒙古騎兵因此每次都救援不力有關。




那如此,自己的細作就可以發揮很大的用處了,如果能提前知道蒙古軍隊的襲擊地點,然後埋伏好大軍,以逸待勞,或許就可以一次性擊潰這股蒙古勢力。




想到這些,張鶴齡心中也是鬆了口氣,看起來自己這次的提議總算是沒有白費。




而苗逵一邊說這些,一邊也是觀察壽寧侯的反應,只是看他總是一臉笑眯眯的,好像對自己的言語都認同,他心中反倒是有些拿不準了。




說到最後,卻是苗逵自己有些忍不住了,將屋裡伺候的人都遣了下去,然後令人守住門,這才低聲道:“侯爺,皇上的密信咱家已經看過了,其中所言細作之事,不知侯爺是怎麼安排的?”




苗逵雖然是個太監,平時還喜歡虛報軍功,但是要說他多麼壞,那還是沒有的,他打心底裡還是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業,因此昨日在看了那封信之後,雖然心中有對張鶴齡前來的不安,但是同時也有一絲希冀,希望可以接著這次機會,真的立下不世功勞。




張鶴齡見他也知道了此事,並不驚訝,只是笑著道:“監軍請放心,此事我與皇上還有內閣的諸位相公們早有議論,等人到了,一定會給監軍還有大將軍一個交代。”




張鶴齡意識到朱暉應該和苗逵關係很要好了,否則也不會自己昨天才剛把密信給朱暉,苗逵今天就知道了。




苗逵見這件事竟然連內閣那邊都驚動了,便知道應當十分穩妥,因此便也不問了,笑著拍了拍張鶴齡的肩膀:“侯爺行事我自然是信得過的。”




兩人又是一番宴飲,等到天都快黑了,張鶴齡這才準備回驛館。




苗逵見他要回驛館,卻是強力要求他來自己的住處住下。




“那驛館如此簡陋,哪裡能讓侯爺如此委屈,不如侯爺來我府上,雖然不如京中的宅邸,但是總比驛館要好些。”




張鶴齡卻是搖頭拒絕了:“多謝監軍體貼,只是出門在外的,住在哪兒不是住呢,而且我這次出門也是有皇命在身,如何還敢挑剔住處,監軍的好意我心領了。”




苗逵見他拒絕,心中慨嘆一聲,真是個謹慎之人啊,竟是一點破綻都不露出來。




若是他住在自己家,那他日後想要看到什麼,或者能看到什麼,還不是自己隨意安排,可是他既然拒絕了,那苗逵也不敢再強逼他,只能笑著讓人奉上了許多家常用的物品,以表心意。




這些東西張鶴齡自然也就不好拒絕了,笑著收了下來。




**




朱暉這一去救援就是好幾天,張鶴齡也趁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住處好好安排了一下。




他這次出門,也不是獨自一個人就過來了,除了他從自家裡帶過來的護衛和僕從之外,皇帝還給他拍了幾個侍衛護送。




張鶴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的幾個僕從喬裝打扮,仔細將整個寧夏鎮裡的消息打探一番。




寧夏鎮為大明九邊之一,治所便是現代的銀川市。




如今張鶴齡入了寧夏鎮,雖說是來主持情報打探工作的,但是對於寧夏鎮的基本情況還是得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