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開海 晉江首發





“國公爺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海禁之策,國朝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如今若是貿然打開,只怕也不合適。”




李東陽沒把話說透,但是張鶴齡又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他的隱含之意,因此他假裝煩惱的蹙著眉想了一會兒,終於道:“不如先開一兩個市舶司實驗一下,若是能成,那便實行下去,若是不成就另說。”




李東陽沒想到他會這麼說,微微挑眉,思索片刻,到底也沒敢把話應下:“此事關係重大,我得回去好好思索一番。”




張鶴齡見他還是憂心忡忡,便也不逼迫他,只苦笑道:“這也是我隨口一說,我不擔國事,不知輕重,或許有想的不周到的地方,最後到底如何,還得諸位相公決議。”




李東陽見他客氣,笑道:“國公爺客氣了,國公爺能為國出謀劃策,如此便可稱之為大善了。”




兩人客客氣氣的告辭分別,張鶴齡將李東陽送出府,見著他坐上轎子走遠,這才回轉。




今日圖窮匕見,和李東陽漏了底,如今就得看看內閣那邊的態度了。




**




李東陽得了這個消息,竟也沒回府,直接讓人往劉健家去了。




他也不是個傻子,今日張鶴齡這番話,他猜測多半也是皇帝的意思,畢竟以張鶴齡這樣的城府,若是沒有皇帝支持,是絕不敢在自己面前說出此等大膽之言的。




再一想張鶴齡與東南那些大商關係密切,李東陽心中便越發憂慮了,張鶴齡此舉,到底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呢?




他現在有些分不清,但是不得不說,他的確有些被張鶴齡說服了。




**




李東陽進了劉府,直接就被人引入了書房,他進去時,劉健正在看書,見他來了,便放下手中書本,站起身迎接。




“賓之來了,快坐。”




李東陽拱了拱手,依禮坐下。




“這般急匆匆過來,賓之是打哪兒來啊?”劉健與李東陽共事這麼長時間,是最瞭解他的,今日他突然不打招呼就上門,劉健立刻意識到不簡單。




李東陽苦笑一聲,也不和劉健打哈哈,直接把自己在張家聽到的話和劉健說了一遍。




說完之後,劉健果然眉頭皺的死緊,低聲呢喃:“竟是想要開海。”




這話也不知說的是張鶴齡還是正德皇帝。




李東陽見劉健彷彿有些不同意,不由道:“若只是開一兩個口岸,倒也無妨。”




劉健搖了搖頭:“不是口岸不口岸的問題,我只怕這事兒行的太過操切,反倒是壞了事。”




李東陽一聽這話愣住了:“劉公也同意此事嗎?”




劉健嘆了口氣:“比起直接開戰,這個法子也算是一個穩妥的折中之法了,皇上既然退了一步,那我們也總不能步步緊逼吧。”




除了和皇帝妥協,更重要的是,劉健也看出了海貿的前景,朝廷這才剛剛開始對朝貢收稅,已經獲利不小了,這要是對所有的海貿都收稅,那還怕國庫空虛嗎?




只是這個稅務部門也不是好建設的,海備只怕也得建設起來了,否則這個海關就是白給。




一想到這個,劉健只覺得心驚,這個小皇帝,什麼時候這般厲害了,竟也能走一步看步了。




不過皇帝厲害,對劉健這種的忠直之士來說自然也是好事,他沉默片刻又補充道:“可以先開一個市舶司試試手,我看就在廣州吧,福建那邊,還是有些不大安穩。”




李東陽聽著點了點頭:“既然劉公也覺得可以,那此事看來果真可行。”




之後二人又針對此事細細探討了一番,最後竟是越探討越覺得此事絕妙,可是想要辦成這件事,所謂的祖宗家法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劉健心情沉重,他也想看看,小皇帝到底想要如何解決此事。




**




第二日張鶴齡入宮,將李東陽上門拜訪的事情都和皇帝說了。




皇帝聽完後十分激動,笑著道:“如今他們既然知道了朕的想法,也不知道日後又會如何行事?”




張鶴齡笑著恭維:“李公看起來也並未如何反對,想來心裡也是願意行此事的,只是其他朝臣的態度,咱們到底還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