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撥雲山上丈劍門

  這些小門小派的盈利模式也比較單一,撥雲山上有一家叫聚義堂的堂口,不定期會發布一些區域性的任務,為什麼是區域性的呢,因為門派多了,大家都要吃飯,有些大宗門戰力強,弟子多,如果沒有點地方保護,小門派就活不下去了,但慘也就慘在這上面,撥雲山周圍幾乎全是農田,只有2個鎮子還離得很遠,任務的質量可想而知。

  除個蟲,殺頭野豬都算大活了,平時最常見的就是建房修屋,去最近的城邑取個快遞帶個口信,任務獎勵就更是慘淡,以糧食為主,鮮肉為輔,能晶已經算是難得一見稀罕物。

  這簡直顛覆了劉囂對仙家宗門的所有認知。

  側面也證明了,無論是在地球還是在史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句話,都是適用的。

  劉囂對宗門收徒向來比較好奇,於是也問了一嘴,是不是需要什麼靈根啊天賦什麼的,有沒有人一直跪在門前,希望被收作弟子。

  結果,卻引出了另一段故事。

  原來丈劍們所有弟子,都是宗主在撿來的,包括李三春他們三個。

  這個師傅每次下山,幾乎都能撿回來一個孤兒,所以,他老人家一共下山二十三次。

  劉囂聽說過出門撿貓撿狗撿兔子的,可沒聽說喜歡撿小孩的,有些懷疑這位窮困潦倒的宗主是不是路上看中一個資質好的就直接拐走了。

  但事實,卻沒有他想的那麼齷齪。

  所有孩子,都是戰爭的犧牲品,宗主要麼是從騎驍的手中救回來的,要麼就是在被摧毀的村落裡發現的,至於資質如何,說實話,靈體都沒蛻變,那他媽知道。

  這是一個讓劉囂肅然起敬的答案。

  他是個比較自私又冷漠的人,正義感有,但屬於一時衝動,遇見這樣的戰爭孤兒,也會覺得可憐,但絕對不會收養他們,更不會想著將他們撫養長大,太麻煩了。

  其實絕大多數人,特別是擁有相當實力和權位的人都會這麼想,反而是較為底層的人更為善良淳樸,於是,對劉囂來說,出現這樣一位強者,還是非常值得他尊重的。

  曾經的華夏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會一些奮不顧身的行為感動,為那些捨己救人的人落淚,為那些能夠堅持原則不畏強權的人喝彩,實質上就是他們做不到了,整個社會這樣的人已經太少了。

  當真誠和善良都成為奢侈品時,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大部人,早已身不由己,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