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屍檔案 作品

第684章:山海關之變


                 大雪紛飛,銀裝素裹。

  一隊步履蹣跚的難民艱難的行走在被積雪淹沒的102國道上。

  他們有的揹著被褥,有的扛著鐵鍋,還有身強力壯的漢子推著獨輪車,藉助前面開路的難民走出的道路艱難前行。

  獨輪車上,裝滿了大米,麵粉,以及各類肉菜蛋。

  在難民周圍,還有穿著警備服的治安兵在維持著秩序,有人騎著馬在公路兩側不斷的穿梭,他們不但要警戒四周,避免被荒野上的邪祟所襲擊,還要注意隊伍裡面是不是摻雜了舊神的信徒。

  有時候遇到走不動的老弱婦孺,還會把對方攙扶起來,帶在馬兒背上,朝後面的拖拉機隊走去。

  那是一個由三十多輛拖拉機構成的車隊。

  在末法時代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各類社會車輛基本上處於趴窩狀態,反倒是農用的拖拉機因為馬力足,裝載能力強,成為了主流的運輸工具。

  一些農機廠為此還專門開始生產改裝拖拉機,只為了能適應這種積雪遍地的艱難地形。

  隊伍在狹窄的公路上走出了長長的一字長蛇陣,足足有幾百米。

  難民們面黃肌瘦,愁容滿面,有些人還在一步一回頭,回首望著遠處的雄偉關隘。

  那是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

  在末法時代來臨的第二年,海外仙山也終於開始了入侵中土。

  而且他們首選的位置就是山海關。

  山海關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不但承擔著從北往南的酆都鬼兵進攻,還要防備著海外仙山的入侵。

  最主要的是,山海關防線,也是中土宏偉的長城防線之一,而且還是起始點。

  一旦山海關被破,就相當於在長城防線上打開了一道缺口。

  到時候酆都和海外仙山聯手入侵,內外夾擊,中土滅亡指日可待。

  為了守住山海關,中土一口氣調遣了四位鎮魔使,聚集了六萬鎮魔兵,駐紮於此。

  其中以山海關鎮魔使為主,豫南鎮魔使,贛南鎮魔使,蘇北鎮魔使為輔。

  除此之外,還有隱秘局外勤組徐鎮屍,代表民間驅魔人的魯東鐵家,泰山岱廟,津門關家,盡數匯聚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