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大師 作品

第577章珍寶無數

  竹常被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

  因此墨竹成了書、畫、道(哲學)的綜合體,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寫照,寓意興寄愈益豐厚,成為中國畫史千載不衰的畫種。

  陳勇又看到一堆人在一幅畫面前圍觀,他好奇的也走上前觀摩。

  眼前這一幅畫作是明朝著名大畫家唐寅的作品《西山草堂圖》。

  《西山草堂圖》的真跡,畫風韻致清雅、粗勁而迷離、簡率而清新,此畫被溥儀以賞賜的名義送出了皇宮,後輾轉落入香港收藏家陳仁濤手中。

  不知道什麼原因,最後還是落入了大英博物館的手裡,凡是華夏國人去了大英博物館都要專門去看這幅畫。

  該水墨畫描繪了暮色朦朧中一位學者坐在鄉村小屋中的場景,這是一幅山水風景畫,它描繪了暮色朦朧中的山水風光。

  河岸青山連綿起伏。

  在畫面前方,一位學者坐在他的鄉村小屋裡,享受著鄉村隱居生活。

  這幅畫有唐寅的親筆題詞。

  乾隆皇帝曾經也擁有過這幅畫,畫上有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的題詞。

  在山水畫的下方有後來的收藏者和鑑賞家留下的11段文字,他們對畫作或畫家進行了評論。

  陳勇對這些字畫看得特別認真,想要臨摹這些字畫,不但要仿得十分的形似,還要在意境上和神似上做相同,或者超越他們,這樣才不會讓鑑定專家教授們看出端倪來。

  臨摹字畫陳勇是最在行,也是他前一世最拿手的絕活,他打算把這些字畫全部換出去,單靠他自己肯定不行,需要別人來配合。https:/

  現在他想的不是這些,而是要把這裡的每一幅畫都要清晰、準確、詳細的記在腦海裡,以便臨摹的時候不會出現差錯。

  陳勇參觀完字畫展區,來到了青銅器展示區。

  展示櫃裡擺滿了從夏朝開始一直到清朝末期,各類青銅器、玉、金、銀、銅、鐵等,樣式之多,品種之繁雜,做工之精美,工藝之繁瑣,構思之巧妙,讓人看得雜目結舌,這些都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