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不加冰塊 作品

第九十七章:北非戰場的結束

希特嘞需要消除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的隔閡,使得意大利出動海軍護送德國北非軍團回國。

如若不然,德國北非軍團就只能撤往法屬突呢斯。

伊朗聯軍在班加西短暫的修整過後,在英伊聯合司令部的命令下朝著的黎波里前進。

沿途在也沒有了以往德意聯軍的阻擾,所有的盟軍部隊都爭先恐後的朝的黎波里進發。

盟軍的官兵們都明白,日落西山的德意聯軍正在逃離利比亞。這場發生在北非沙漠中的戰爭以盟軍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當盟軍的先頭部隊伊朗遠征軍第411裝甲師趕到的黎波里城外的時候,城內的德軍早已人去樓空,只留下了1片狼藉的城市。

希特嘞成功說服了墨索裡呢派出意大利的艦隊幫忙護送運輸德軍北非軍團士兵的運輸船。

墨索裡呢答應希特嘞也是無奈之舉,意大利可以轉換陣營改投到盟軍門下,而意大利的法茜斯領袖墨索裡呢卻不行。

希特嘞答應幫助墨索裡呢必要時刻會派出軍隊鞏固其在意大利國內的地位,同時希特嘞還拿出了1些資源作為對隆美爾出賣意大利北非軍團的補償。

在希特嘞的威逼利誘之下,墨索裡呢只能同意派出意大利海軍護送德軍的要求。

1941年1月27日

伊朗,德黑蘭

1座建在大理石街道上的報亭的報架上掛著1份嶄新出產的《德黑蘭日報》,報紙的頭條上赫然寫著:的黎波里的解放,1場屬於伊朗的勝利!

《德黑蘭日報》在這篇文章德黑蘭日報社的記者寫到:在英明、睿智、仁慈、勇敢、偉大的巴列維陛下的領導下,伊朗遠征軍從邪惡的法茜斯手中解救了的黎波里,打贏了這場北非戰爭。

勝利的喜悅充斥在德黑蘭的街頭,伊朗的民眾越來越認同巴列維。

巴列維最初在同盟國勢弱的時候選擇帶領伊朗加入這場戰爭,伊朗的民眾對此是不理解的。

伊朗民眾不明白政府為什麼要拋棄合作許久的並且已經戰勝了法國的德國,轉而加入困守在不列顛小島上的英國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