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


  糜暘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閱兵。

  閱兵是國家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

  閱兵儀式對於華夏民族來說可謂是源遠流長。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據說早在華夏的夏朝時期,就已經有類似閱兵的儀式出現。

  只不過那時候它還有個更具體的稱呼:

  “觀兵以威諸侯”。

  中國先秦時期最著名的閱兵儀式,便是周武王的“孟津誓師。”

  除去“孟津誓師”之外,還有著許多閱兵的儀式,如“踐土之盟”,“黃池耀武”等等。

  雖然那數場閱兵儀式的舉辦者,規模程度都不盡相同。

  但毫無疑問的是,那幾場閱兵儀式都為舉辦者帶來了極大的聲威,奠定了他們的大業。

  可是儘管閱兵的儀式很早就出現過,但閱兵儀式的盛行卻是在漢代。

  在西漢建朝之初,由於北方的匈奴經常作亂,所以歷代統治者都十分看重軍事。

  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宣揚兵威,提振士氣的閱兵活動便經常舉行。

  西漢滅亡之後,雖然漢世祖劉秀不希望地方武裝力量太過強大,但他也並沒有貿然廢除這種儀式。

  及至現在的這個時期,由於處在兵事不斷的亂世之中,閱兵的活動更是被三家的統治者都十分看重。

  劉備、曹操、孫權三位當世霸主,都曾親自指揮過閱兵儀式。

  閱兵儀式舉辦的原因無非三種:誓師,稱霸,示威。

  以梁州的具體情況來說,糜暘突然想舉辦閱兵儀式,肯定是懷抱著最後一種目的——示威。

  梁州是大漢的北疆,而糜暘想示威肯定是示威給關中的曹魏將領看的。

  正因為猜出糜暘的這種意圖,所以當半個月前糜暘在一次議會上透露出這個想法後,他的想法得到了一眾州臣的大力支持。

  不管他們背地裡是怎麼看待糜暘的,但現在他們都是梁州之臣。

  對他們來說,能夠通過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展示己方國度的煊赫兵威,震懾北方的強敵。

  這樣一件振奮人心的事,他們沒有道理會拒絕。

  在一眾大臣都大力支持的情況下,閱兵儀式的前期準備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章武二年八月十五這一日,正是梁州閱兵典禮舉行的日子。

  而這一日不但是閱兵典禮舉行的日子,今日還是華夏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眾所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秋節在漢代就已經成為漢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只不過在漢代時,中秋節的日期還未統一確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在不同時日的中秋節。

  當然來自於後世的糜暘,在成為梁州牧後不久,就特地下令在梁州確定了中秋節的具體時期。

  不管其他地方是八月十六還是八月十四,以後在梁州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而由於中秋節的時日與農業收穫的季節息息相關,所在當中秋節到來時,人們的心情也會變得十分美好。

  今日一大早,糜暘便在關嫣的服侍下起身梳洗。

  由於今日對糜暘是很重要的一日,所以糜暘在關嫣的服侍下,換上了只有在盛大典禮時才會穿的禮服冠帽。

  古時候的禮服冠帽穿戴是十分繁瑣的,但是今日糜暘卻難得耐著性子任由關嫣擺弄。

  糜暘不知道關嫣擺弄了多久,只知道他腿都快站麻了。

  終於在天剛剛完全放亮之時,關嫣終於為糜暘穿戴好了一切。

  在穿戴好華麗的禮服冠帽之後,糜暘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不得不說,儘管當世的禮服冠帽穿戴起來十分麻煩,但是能得貴族喜愛的東西,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糜暘本就身材高大,當他穿上華麗的禮服冠帽之後,更加顯得整個人貴氣凜然,不怒自威。

  在穿戴好禮服冠帽之後,關嫣最後將一柄裝飾精美的長劍懸掛在糜暘的腰間。

  完成這個動作後,關嫣抬頭看向身前的糜暘,語氣中帶著些許擔憂的語氣說道:

  “今日之事,能成嗎?”

  聽到關嫣的擔憂後,身為要做大事的主人公糜暘,卻一點都不顯得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