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331章 北方之春(一)

  何銳繼續解釋道:“中國現在有11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領土,這1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非全都是私有,屬於國有的土地很多,無主的荒地面積更大。

  那些擁有私人土地的人,也不是都有資格進入到新時代。欠下的血債的人到了償還血債的時候,執意要通過戰爭手段把中國停止在舊時代的人,也會被粉碎。這些人的土地,會被無償沒收大部分甚至是全部。這些法律工作準備的如何了?”

  “已經準備好了。”趙天麟答道。說完,卻不由得嘆息一聲。註定會有很多人喪命在舊時代,但想到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會在新時代更好的活下去,趙天麟就必須承擔起這些工作。

  時間很快到了11月10日。幕僚進來稟報,“總理,徐樹錚等人所部已經開始南下。”

  段祺瑞嘆息一聲,“唉,隨他們去吧。”

  幕僚見段祺瑞這般,也不再多說,退了出去。段祺瑞突然想叫住幕僚,卻還是沒有開口。

  11月8日,段祺瑞召集了皖系眾將,將接受東北軍整編的安排告知給眾人。此時段祺瑞已經不再命令兄弟們必須接受,只是將自己的決定告知給一眾兄弟。徐樹錚當時就跳起來喊道:“總長,我們還有二十萬兄弟,十幾萬條槍,難道真的就一槍不放就降了麼?”

  段祺瑞當時並沒有勸說眾人。大家都不傻,心裡面都門清。嘴上說什麼,都是讓別人聽的。只要沒人跟著他們一起犯傻,他們自己也就老實了。

  然而段祺瑞沒想到,徐樹錚這個最被他看好的將領竟然也走了。這樣的話,北洋皖系最能打的兩萬人馬已經帶著裝備開始南下,看他們的路線,是準備先退到河南去。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段祺瑞自己都心灰意冷,此時也著實不想勸說別人。雖然走了兩萬人,還有數萬人馬並沒有按照何銳規定的位置集結,卻還是有十萬最不能打的部隊抵達了等待整編的位置。自己最少救了十萬人,段祺瑞覺得自己對得起皖系兄弟們了。

  11月11日0時,山海關北方的東北軍駐軍直奔上海關口。這裡已經是一片燈火的海洋,北洋所有山海關守軍全部列隊關前,每一個排都有人舉著火把。

  見到前來接管的東北軍,山海關鎮守使上前與前來接管的東北軍師長互相敬禮,鎮守使隨即交出配槍。東北軍師長接過配槍,兩人再次互相敬禮。

  東北軍此時已經在高處架設好了大燈,一盞盞明亮的大燈亮起,山海關上下一片明亮。火把已經不再需要,被紛紛熄滅。

  雙方部隊整齊列隊。在軍樂隊的奏樂聲中,山海關上的民國五色旗緩緩降落。隨著軍樂切換成了東北政府的進行曲,東北政府的紅旗在旗杆上冉冉升起。

  此時,東北軍南下的大門已經被完全打開。

  禮畢,北洋軍各部隊開始向東北政府交出武器。一隊隊士兵們排著隊伍將自己的武器放到那些大燈打出的亮光中。山海關鎮守部隊則帶著東北軍接管武器彈藥庫。

  也在此時,下午已經睡了一覺的英國全權特派大使朱爾典勳爵正疲憊的與部下就皖系徐樹錚等人的聯絡問題進行討論。

  段祺瑞政府內並不缺乏向列強出賣消息的人,段祺瑞的投降也不令朱爾典訝異。唯一問題是,段祺瑞投降的太快了。

  “閣下,我們可以要求徐樹錚等人率領部隊南下,與曹錕和吳佩孚部隊匯合。如果他們一定要留在河南,就無法得到我們的任何支持。”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聽了外交人員的介紹,朱爾典微皺的眉頭並沒有舒展開。朱爾典不清楚自己該如何評價自己的老相識段祺瑞。是該說段祺瑞冥頑不靈?還是該說段祺瑞能看清局面?

  不管是哪一種,段祺瑞始終不肯與朱爾典進行面談。加上皖系的果斷投降,這對大英帝國並非好消息。

  一個年輕的聲音打破了沉默,“閣下,我們可以要求在河北的駐軍阻攔東北軍南下。”

  此言一出,眾人都用厭惡的眼光看著這個青澀的毛頭小子。英國外交部三等秘書伯納德直接呵斥道:“你現在給大家倒茶去。”

  這毛頭小子沒想到自己滿心為了大英帝國,竟然會被趕出會議。但其他眾人都不開口,明顯是默認了這樣的要求。年輕的英國文官委屈的站起身,帶著委屈的神色出門去了。

  伯納德這才替朱爾典向眾人說道:“此時,大英帝國在華北的駐軍,決不許離開駐地!”

  其他人都不吭聲。大家很清楚,面對百萬東北軍,幾千人的英國在華北的駐軍連戰鬥力都談不上。能夠在駐地裡不發生衝突,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不僅朱爾典等中層人員這麼想,已經接到了警告的英國駐軍也這麼想。

  在《辛丑條約》裡,有這樣的規定:“大清國國家允定,各國使館界,以為專允住用之處,並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國國家應允,諸國分應自主,長留兵隊,分保使館。”“中國國家應允,由諸國分應主辦,會同酌定數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虞。今諸國駐守之處系:黃村、郎(廊)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塘沽、蘆臺、唐山、灤州、昌黎、秦皇島、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