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509章 排華法案Vs排美法案(十三)

  “……到1924年,日本本來可能在紗布生產上超過美國,但是隨著中國統一戰爭的結束,日本經濟一落千丈,紡織業也受到巨大影響,出現大規模萎縮……”

  1890年英國棉紡紗產量4240萬錠(美國/日本僅1400/28萬錠),19世紀末英國棉紡業原料棉花主要從印度殖民地大量進口,具有成本低廉的相對優勢。但隨著一戰爆發使得英國出口陷入低迷,加上勞動力成本和原料相對匱乏,棉紡工業生產逐步由勞動力充足和資源豐富的美國承擔,20年代,美國棉紗產量佔到全球50%以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日本也在奮起直追,1920年棉紗產量達到3814萬錠(1900年僅114萬錠)。原本有可能在1927年超過美國,但是受到戰爭以及中日貿易中斷的影響,使得日本紡織業基本上腰斬。

  1924年,何銳政府掌握了中國的權力,統一戰爭中收回了主權。隨著英國對中國的封鎖,中國紡織業不再受到外國傾銷,加上何銳政府在東北的工業積累,不管是紡織機械自產率,或者是內部市場的穩定建設,都促使中國紡織業出現了爆發性增長。

  “……根據中國政府工作報告,1926年,中國棉紡紗產量3917萬錠,由於中國國內市場龐大,全部實現了內銷。而且這樣規模的並非中國棉紡業產量盡頭,以人口來看,中國市場容量可以輕鬆達到1億錠紡織用棉紗。”

  期貨市場高管把大概發展脈絡講述之後,端起水杯喝了起來。他被請來的原因就是要提供精確的數據,要把這些數據講述清楚,相當費功夫。

  與會的眾人都對數字十分敏感,即便最初對中美紡織業貿易沒什麼瞭解的人,聽了這些之後也就明白了中美棉花以及紡織品貿易的關係。

  喝完了水的美國期貨市場高管又掛起了中國地形地圖,對中國的地理進行了簡單介紹,後講述起中國的棉花種植,“……現在中國的棉花種植,只有東北政府控制的地區才出現大規模種植棉花的棉田。以中國的傳統,棉布是自產自銷,農民種植一小塊棉花地,將收穫的棉花手工紡線織布。根據對中國資源的調查,中國的棉花種植還是以印度短絨棉為主。而何銳政府在東北推廣了長絨棉,由於信息不足,無法判斷中國長絨棉種植面積。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在引入長絨棉後,種子改良工作在持續進行。大概可以認為,中國已經擁有了適合中國氣候的長絨棉。另外,中國購買了拉鍊的專利,現階段中國拉鍊產量異常的高。”

  聽到這話,杜邦公司的代表神色變得更加嚴肅起來。中國不僅拉鍊產量高,還搞出來了化纖類產品,中國的襪子產量也格外的高。這讓同樣在搞化纖產品的杜邦公司感受到了作為競爭對手的中國製造的壓力。

  雖然昨天這些調查報告已經提供給了前來的這些經濟界的頭面人物,但是單純的看這些報告著實枯燥,有人進行介紹,就好了太多。

  一個多小時的情況介紹從時長上著實有些離譜,但是中國的發展的確有不少並不常見的情況,一眾與會者們並沒有感覺到情況介紹有什麼枯燥乏味的地方。

  等介紹完,作為會議發起人的美國紡織協會的主席邁克爾說道:“諸位,如果沒有什麼問題,下一個議題就討論紡織品的形勢。現在先休息一下。”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如此多的信息灌入,上層人士們的確需要休息一下。洛克菲勒正在作為奢華酒店典範的華爾道夫酒店豪華的休息間裡面抽菸,杜邦財團的代表走到洛克菲勒身邊的沙發上坐下,“蘇聯那邊有關於中國石油化工業的情報麼?”

  洛克菲勒財團與蘇聯的合作比較另類,原本洛克菲勒認識的人中,有列寧的童年發小,玩伴。從事石油與重工業的洛克菲勒財團還得到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認同,簽署了協議。便是如此,洛克菲勒家也是冒了巨大風險。所以,對於杜邦家族代表的問題,洛克菲勒並不是很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