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80章 明確的未來(七)

  等1927年的中英戰爭結束,美國更沒有主動入侵中國的打算。平日裡的戰爭計劃基本都是美國海軍與中國海軍的較量。在日本革命,日本加入東亞經濟共同體後,美國的作戰計劃又改成了美國與中日聯軍的海戰。

  隨著東亞經濟共同體的發展,美國的軍事計劃又增加了防備東亞聯軍進攻夏威夷這個設定。並且準備在1936年底進行一次大規模艦隊突襲珍珠港的軍事演習。

  如果現在弗萊明參議員與山口多聞中將面對面的討論美國與東亞的關係,估計弗萊明參議員會大喝:“bullshit!明明是美國擔心東亞聯盟進攻美國好麼!”

  參議院裡面的老傢伙們可比45歲的弗萊明議員年長的多,在一眾參議員中,還有南北戰爭時代前出生的老頭子。雖然他們能理解弗萊明這個小年輕的看法,越是年長的參議員越是對這個提案沒什麼興趣。

  在老頭子們的青年或者壯年時期,美國才從西班牙手裡奪取了菲律賓。至於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國,更是過去幾年剛發生的事情,老頭子們可不覺得美國有必要因為這點小小的變化就改變美國的傳統政策。波多黎各好歹算是家生奴,菲律賓的黃皮猴子憑什麼獲得與家生奴相同的地位。如果這麼搞,美國豈不是國將不國。

  羅斯福總統很快得到了消息,提升菲律賓地位的提案在參議院受阻。雖然現在還沒表決,卻基本可以確定無法通過。對此,羅斯福總統並不感到意外,他早就想過,參議院的老傢伙們會有這樣的反應。

  民主黨的基本盤是美國南方州,這些地方種族主義根深蒂固。能夠先說服民主黨團接受這個提案,本身已經非常不容易。共和黨肯定是要和羅斯福唱反調,這不僅僅是共和黨一定要唱反調,今年,也就是1936年是大選年。共和黨們當然希望能把羅斯福拉下馬。而共和黨的看法是,羅斯福在1932年大選的勝利有些勝之不武的味道。

  胡佛總統在大蕭條期間奮力支撐,到了任期最後幾個月,因為與中國簽署了糧食出口協議,開始將跌落谷底的美國糧食勉強給拉回來。只是共和黨運氣不好,在即將成功之時,被羅斯福給摘了桃子。

  羅斯福上臺後,趁著中美貿易快速發展的東風,羅斯福順利終止了大蕭條產生的混亂,讓經濟開始復甦。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助力,都是胡佛總統任期內開始推動,本就該在第二個任期內結果的項目。

  所以羅斯福也不急,美國總統們第一任基本都是在收拾上一任造成的問題,在第二任的時候開始發力推行自己的政策。由於羅斯福新政,今年的大選基本沒有懸念。除非羅斯福瘋了,突然搞出什麼決定性的提案。羅斯福明顯沒有瘋,他決定把這些提案先搞出來,等他連任後再全力推動。

  而當下羅斯福必須面對的兩件事中,第一件是馬上要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三次海軍條約會議,第二件則是羅斯福準備在37年連任後讓美聯儲加息。羅斯福伸手摸了摸身邊秘書形狀優美的屁股,命道:“去給財政部長先生。”

  財政部長得知總統召見,立刻把幾位教授也叫上。這幾位教授在羅斯福新政中出力極大,很受羅斯福總統信賴。得知總統又要開會,趕緊受命前往財政部長那邊先集合。先到的幾人已經低聲討論起來。

  羅斯福新政行之有效的核心有兩個半,第一個是整頓金融,限制投機,進而恢復了金融體系。當銀行又能夠正常運行後,經濟自然觸底反彈。

  第二個則是把美元的含金量從24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降低到36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這就等於可以比以前超發至少50%的貨幣。

  在第二個政策執行的同時,美國嚴禁私人擁有黃金,黃金必須到美聯儲銀行兌換成美元。為此,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傾巢出動,要求民眾交出黃金,兌換美元。如果遇到愣頭青,以什麼自由之名拒絕,那就當場擊斃,然後搜出黃金帶走。

  而另外半個,則是胡佛在任期間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定。羅斯福在利用這部分資源的時候一點都沒有心理負擔,最初中美外交大戰中,羅斯福可是牽線人,幫助何銳的特使擔保,讓何銳的特使見到了當時的總統柯立芝,從而結束了中美外交大戰,進而讓中美關係正常化。在份功勞裡,羅斯福當仁不讓的覺得自己應該分享這筆政治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