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62章 誰是黃雀(十二)

  經過長達5天絕望無助的戰鬥,英國第5集團軍崩潰了,隨即被中國裝甲部隊一舉包圍殲滅。

  戰鬥期間,英軍組織了數次援救。這些勇敢的英國軍隊在行進過程中遭到數不盡的中國空軍的猛烈轟炸。一個團的支援部隊在一天內行軍距離往往不超過6公里,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躲避中國空軍的轟炸。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英國援軍能夠抵達目的地,這些英勇的英國援軍與第5集團軍匯合的時候,部隊剩餘不到三分之一。至於運輸彈藥補給的車輛更是無一能夠抵達目的地,在道路上就被炸燬了。

  在這樣殘酷的戰鬥中,英軍也不是一無所獲,他們一共俘獲了6名中國空軍飛行員。蒙哥馬利親自審問了中國空軍飛行員,當他詢問中國空軍的戰術安排原理,被俘的中國空軍飛行員都給出了相同的答案:“生產一發航空炸彈的時間不過幾天,一個人從出生到能夠上戰場的軍人,需要至少16年。哪怕是用十枚航空炸彈消滅一名英國軍人,也非常划算。”

  原本蒙哥馬利有非常多的問題,聽完了中國空軍飛行員的這個回答後,蒙哥馬利上將沉默的站起身,離開了審問室。因為蒙哥馬利上將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問什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馬恩河戰役,單單法軍一家,每天發射的炮彈就達到24萬發。將鋼鐵與火藥製成炮彈,的確很昂貴。但是培養一名軍人所需的時間則遠遠高過生產殺死一名軍人所需的軍事裝備。

  如果十發航空炸彈就能殺死一名英國人,殺死全英國4000多萬人口,也不過是4億多發航空炸彈。據說中國每年能夠生產出1億噸鋼鐵,最多半年的產量就足夠殺死全英國的人口。

  對於這樣巨大的工業差距,蒙哥馬利上將找不出任何應對的辦法。而且蒙哥馬利上將也想不出有效的利用印度本土軍人消耗中國彈藥的辦法。更何況,蒙哥馬利即便擁有了讓4億多印度人都心甘情願為英國去死的神蹟。殺死4億多印度人也不過是40億發航空炸彈。給中國兩年時間,中國就能夠生產出來。

  在現實中,印度人明顯不肯為英國去死,他們選擇了果斷投降。

  走了一陣,蒙哥馬利上將痛到麻木的心情終於稍好了一點。終於恢復了些許思考能力的蒙哥馬利上將發現他現在唯一可行的選擇只剩下指揮現在還沒有被殲滅的英國本土陸軍撤出印度。雖然英軍沒有能力撤回歐洲,至少可以先撤到英國在中東地區的殖民地。

  想到自己的未來,蒙哥馬利上將摸了摸腰間的手槍。大不了自殺而已。既然已經打了這麼一場仗,一顆射入自己太陽穴子彈的確是相當溫柔的選擇。

  作為蒙哥馬利上將的對手,亞洲聯軍印度戰區司令於岑上將可是相當的輕鬆。戰役打響前的軍事會議上,於岑上將接受了何銳對於這次戰役的定性,“這是一場政治仗,七分政治,三份軍事。”

  戰役進行到當下,其發展也如何銳所料。只要讓英屬印度殖民地人民認識到,英國必敗,殖民地人民當即就沒有了繼續為英國打仗的意志。

  當改變自明末的那首“吃他娘,穿他娘,中國來了不納糧(就有糧)”的歌謠在廣大印度地區用各種不同語言唱響,英國的統治在印度直接開始瓦解。

  被政治在戰爭中的實際作用震撼之餘,於岑上將心中唯一的小遺憾只剩下這次戰役中,他並沒有機會表現出一名優秀將領該有的戰術能力。

  雖然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但是失去了印度人民支持的英軍脆弱的如同露水,在解放殖民地的熾烈陽光下很快乾涸。中國軍隊並不需要展現出精湛的裝甲兵與步兵戰術,只是靠工業實力的優勢就利用空中優勢碾壓了英軍。

  倒不是說中國軍隊打的不好,恰恰相反,以極小的傷亡摧毀英軍需要中國軍隊有著極為優秀的戰場組織能力以及後勤供應能力。不過身為軍人,於岑上將還是期待那種命懸一線的搏殺,期待打到最後一分鐘還不能完全確定勝利者的激戰。雖然知道這種無可救藥的軍人個性並不人道,於岑上將還是忍不住會期待。不過上將嘴上是從來不會說出這個小小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