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子下 作品

第134章 最開明的人

  馬國棟本以為陸山民會提出一些具體的經濟學原理,沒想到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你所講的已經不屬於經濟學範疇,而是哲學的範疇了。華夏的傳統儒家學說更注重道德上的引導,往往對人性的弱點避而不談,經濟學不是研究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研究作為人會做出什麼樣的經濟行為,雖然很多人對人性的自私諱莫如深,但實際上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這沒什麼丟人的”。

  陸山民皺了皺眉頭,“您是說,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

  馬國棟點了點頭,“很多人高談闊論無私奉獻,特別是一些道學家,甚至妄圖把人性的自私改變為無私的奉獻,這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很是可笑”。

  陸山民不解的問道,“可是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無私奉獻的人,不是有那麼多的企業家有錢人每年都捐款,也有些城裡人放棄優越的生活環境到偏遠山區去支教,還比如我們村的支書村長,經常自掏腰包幫助村裡的孤寡老人,他們的人性裡面處處都是無私”。

  馬國棟搖了搖頭說道:“企業家捐款是為了擴大企業的知名度,獲得大眾的好感,以此謀求更大的利益。你說的去支教的那些人,大部分不是為了真的要去提高偏遠山區的教育水平,要提高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靠那幾個志願支教的老師根本就不可能解決,那是需要國家層面介入才能解決的,他們去支教更多是為了去實現自身的理想和價值,本質上也是為了自己。至於你說你們支書村長,幫助孤寡老人本就是他們的責任,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自身更符合他們肩上所但的擔子。所以你說的無私,其實本質的出發點恰好是自私”。

  “啊”?陸山民不可置信的盯著馬國棟,“那您不求任何回報的教我經濟學也是自私嗎”?

  馬國棟點了點頭,“我是一個老師,我的責任就是培育人才,但是我這一輩子都沒教出一個像樣的學生,我的心裡很慚愧,很不安,我教你不是不求任何回報,是求得自己能心安,本質上也是自私”。

  陸山民有些失落的低下頭,從小跟著爺爺學的都是孔孟的仁義之道講求人性本善,上午左丘告訴自己人性本無善也無惡,現在冷不丁聽到老教授的話,感覺又是在告訴自己人性本惡。對於接受了二十年孔孟教育的他來說,心裡再一次受到了衝擊。但又覺得老教授說得很有道理,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照您這麼說,這世界上就沒有好人了”?

  馬國棟呵呵一笑,“你呀,跟大多數人一樣,思維被傳統的好壞標準給定勢了。誰說自私就不是好人了。往大了說,如果沒有勞苦大眾想翻身做主人的自私心理,能有今天我們這麼好的社會,能有今天我們華夏的重新崛起嗎?往小了說,沒有全國各地農民工想到東海掙錢的自私心理,東海的高樓大廈能拔地而起嗎?還有嬰兒剛出生就知道抓緊奶瓶,誰要是搶了他的東西,就會哇哇大哭,也都是利己的表現,難道剛出生的嬰兒也是壞人嗎?為自己著想,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幹嘛要上綱上線的分個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