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駙馬爺 作品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清明節


  祭掃時焚燒紙錢。

  在唐朝時已經開始流行了。

  並非是一脈相傳,為華夏的傳統習俗,也是孝道的另一種延續。

  實際上,隋唐之前,祭拜不燒紙。

  因為祭拜的日子是“寒食節”,而不是清明節。

  ....自上古時期,古人便有“改火”的習俗,將上一年的火種全部熄滅,然後重新鑽燧取火。

  在無火的這段時間,人們吃冷食度日,稱為“寒食”。

  後因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寒食節”也隨之固定下來。

  這一天,家家上墳祭祖……因為禁火,所以紙錢不焚燒,而是壓在墳頭,或掛在墳上。

  一兩日後,便是清明。

  彼時的清明,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不具備祭祀功能,但雨水增多,象徵新生。

  所以,寒食節悼念亡者,清明節嚮往新生。

  兩者一陰一陽,一生一死,便有了緊密的聯繫。

  就在這時,轉折點出現了……

  隨著人們認知的加深,認為,神鬼的世界和現實世界不同。

  不焚化的紙錢,在彼岸是不流通的。

  要緬懷先人,祭奠祖先,必須採取“燎祭”的方法,把祭品和紙錢焚燒。

  “使氣達於天”,使用煙作媒介,方能傳達對其的敬意。

  但問題出現了……

  按照習俗,寒食節禁火。

  故而,人們便將焚燒紙錢這一項活動,放在了清明前一天。

  所以,至少在隋唐的民間,焚紙錢已經成為傳統。

  慢慢的,這一習俗開始向上流社會蔓延……

  《資治通鑑》曰:“時上頗好祀神鬼,故璵專習祠祭之禮以干時。上悅之,以為侍御史,領祠祭使。璵祈禱或焚紙錢,類巫覡,習禮者羞之。”

  意思是,唐玄宗信奉鬼神,而宰相王璵則投其所好,在祭祀時焚燒紙錢,近於巫術,是與禮法相違背的。

  顯然,我大宋又開黑了……

  祭祀燒紙是民意,不可違!

  可總是有些人,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將其定義為“巫術”,還拿著禮法壓人。

  有趣的是,到了宋朝,連宮廷皇家也流行燒紙。

  ....宋孝宗祭祀宋高宗時,正燒的起勁,就有大臣站出來力諫:

  “官家,住手啊,紙錢祭祀先人,非聖祖所為!”

  宋孝宗大怒。

  想讓老子不孝?我去你奶奶的!

  於是執意在祭祀時焚燒紙錢。

  而在時間上,由於寒食、清明、上巳的日子比較接近,所以上巳節的項目,也歸於到了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