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新生 作品

260.抄襲與對抗

  阿里簽下了滾石、相信音樂、港城寰亞等唱片公司。

  海洋音樂的謝國民則在年末去找了酷狗的謝振宇,推動酷狗酷我合併。

  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微信一度徹底“封殺”蝦米音樂。

  殺紅眼的戰場之上,外界在審視樂園雲音樂的佈局之時,總覺得太晚或者“不合時宜”,少有人看好樂園雲音樂的未來。

  事實上,就連樂園科技內部,對自家產品的未來,起初都不是很看好。

  直到遇見招聘過程中的一次意外,高管們才開始看到差異化的曙光,齊心協力把樂園雲音樂打磨成完成品。

  樂園雲音樂還在籌備期間,曾經有一位酷我產品經理參加面試,面試官被對方告知,酷我用戶的80%都在使用本地音樂。

  這個數據把當時負責把控產品走向的黃明遠嚇了一跳。

  這代表用戶很可能就生活在本地的播放器中,而在線音樂平臺的發展必將十分受限。

  招聘結束後,黃明遠立刻上報給顧允,打算勸說老闆產品的未來一片渺茫,不然不要做了。

  為了解釋樂園雲音樂必將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顧允當天就召集人馬開了場會。

  “老闆,市場上已經有那麼多音樂產品了,我們幹嘛還要做?”

  眾多高管紛紛表示不理解,各類數據和市場份額擺在面前,顯而易見,這是一個波詭雲譎的紅海市場。

  “我設想中的樂園雲音樂,主要和市場上的競品不同之處,有三點。”

  “一是尋找推薦的驚喜感,是我們在個性化推薦上一直追求的目標。二是歌單是下一代音樂的承載模式,牛人幫你收集好音樂,你直接聽就行了。三是音樂社區,行業內其他產品的屬性更傾向是播放器,而我們做的是一個音樂社交產品。”

  “作為一個音樂平臺,還是要以鼓勵更多更好創作,讓更好的音樂被發現,甚至提高用戶的音樂審美為目標。”

  顧允說服了樂園科技的高管們,會議最終決定:徹底放棄“曲庫”架構,使用ugC的“歌單”作為底層架構,並且,用算法將歌單個性化推薦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