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爭 作品

280、一場對話

  “另外,你是第一個說我師父謙和有禮的人,如果師父在這,應該會很高興。”

  謝周由衷說道。

  瞭解過姜御的人都知道,姜御此人,與謙和有禮完全沾不到邊。

  青山眾長老都覺得姜御沒有道心,行事強硬,獨斷專行。

  燕白髮不止一次感嘆姜御暴虐嗜殺,目無法紀,是一個極難共事的老畜生。

  皇帝和李大總管統一認為,姜御很難交流,不是不講理,而是過於霸道。

  星君對此感觸更深,他以前只覺得姜御狂傲自大,經過長安一戰後,星君拂塵被毀,身遭重創,道心蒙塵,損失超過三十年道行,更是加重看法,認為姜御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瘋子。

  感觸最深的應該是那些邪修和邪教,他們用生命做出了鑑定。

  應天機噎了下,想著同道們對姜御的評價,無言以對。

  謝周看著受挫的老人,咧嘴笑了笑。

  其實他之所以對應天機如此反感,老人的窺探和敵意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對應天機的印象本就不怎麼好。

  謝周以前從未見過應天機,對老人的印象全部來自於姜御。

  記不得那是姜御第幾次為他講課的時候,提到了“天機”兩字。

  姜御對天機兩字的解釋是被天地藏起來的秘密,比如命運,比如未來,都在此行列。

  人類偶然的第六感,修行者對危險的預知都屬於窺探天機一二。

  天機難測,瞬息萬變,即使修行通天的強者都很難做到隨時窺探天機。

  當時方正桓和謝週一起聽課,順勢問起了蜀郡的應天機。

  姜御極為不屑,說應天機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天府書院就是他心中的終南山。

  應天機創辦天府書院,便是效仿前人隱居終南,試圖走終南捷徑。

  那所謂的耳不能聞,目不能視,卻能窺探天機的言論也是他讓人炒起來的。

  不得不承認,他的炒作很成功,足不出戶就將聲名傳遍天下。

  無數人奔赴蜀郡,為求他的一句點評爭得頭破血流。

  應天機確實有幾分真本事,可距離與天地相合卻還差的太遠。

  事實上,姜御對應天機的評價非常準確,可謂一針見血。

  應天機年輕時曾求學聖賢城,學成後入朝為官,他自認胸懷治國良策,不屑科考,也不願展露出身,從一介小官做起,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立志十年內踏入朝廷頂層的權力圈。

  可惜天不遂人願。

  應天機在豫州某地做了三年裡胥、八年裡正、十五年的縣丞。

  直到五十多歲,他才勉強做到了此地縣令。

  這一做又是七年,他的政績還行,百姓的評價也還行,但也僅限於還行。

  應天機終於認清自己不是做官的那塊料,他自以為的治國良策只是紙上談兵,政績雖說不錯,但大夏十三州,一千多個縣,比他政績好的大有人在。

  眼看此生高升無望,又不甘心在縣令一職做到終老,應天機滿心愁苦度日。

  然而仕途失利,他卻在此期間修行有成,終於突破一品境界。

  一怒之下,應天機辭呈回鄉,可回去後他越想越不服氣,便轉變策略,效仿前人隱居終南的事蹟,創辦天府書院,利用學子們傳播聲名,為的就是引起皇帝的重視,從而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