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閥:帝國二世祖 作品

第419章 加里西亞戰役

  到了1913年,5月18日,雙方第一次接觸。

  在長達320公里的戰線上,展開了一場規模巨大的遭遇戰。

  向盧布林和海鳥姆進攻的奧軍第1、第4集團軍,分別在克拉希尼克和科瑪魯夫附近重創羅剎帝國,迫使羅剎帝國的第四,第五集團軍,退守盧布林,海烏姆和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附近。

  奧匈帝國的第四集團軍對羅剎帝國的第五集團軍形成了包圍之勢。

  但是,隨後奧匈帝國就遭受到了羅剎帝國的頑強抵抗,反而導致自己損失慘重,無力推進,進而放緩了推進速度。

  而伊萬諾夫上將抓住機會,下令西南方面軍的第8、第3集團軍發動反擊。

  奧匈帝國第3集團軍誤判了羅剎帝國的兵力,於是放棄陣地,主動向羅剎帝國發動反擊。結果在茲沃塔利帕河附近,遭到了羅剎帝國的迎頭痛擊,死傷慘重。

  隨後,羅剎帝國第三集團軍在利沃夫東南突破奧軍正面,同時,第八集團也擊退了,從塞爾維亞戰場調過來奧匈帝國第二集團軍。

  由於戰場失利,於是奧匈帝國右翼開始龜縮防線,向戈羅多克退去。

  1913年6月2日,羅剎帝國佔領加利奇,3日,佔領利沃夫。

  由於自己後方被突破,擔心自己突出部被包圍的弗里德里希大公只能放棄對羅剎帝國第五集團軍的包圍,開始掉頭對付自己身後的敵人。

  奧匈帝國的第四集團軍被調往南方以應對羅剎帝國的第三集團軍。

  從6月5日到6月12日,在哥羅多克地區,奧匈帝國的第四第二,第三,第四集團軍向羅剎帝國的第三,第八集團軍發動進攻,並取得了一些戰果。

  但是這個時候,奧匈帝國的左翼急劇惡化。

  從6月4日開始,羅剎帝國的左翼就發動了全面反攻,迫使奧匈帝國退後。羅剎帝國的第五集團軍向拉瓦地區進攻,威脅到了奧匈帝國第四集團軍的退路,迫使奧匈帝國放棄戈羅多克。

  並在11日夜間,開始向桑河對岸撤退。

  而這個時候,羅剎帝國的後繼無力,也徹底爆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