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工業互聯網帝國 作品

第八十九章 大鏟灣

  駱炳輝心裡嘀咕著:翻幾番?投幾億美元到一個工農業生產總值總共才6000萬人民幣的縣城?說出去人家恐怕也不敢信啊!

  嘴裡卻應允道:“楊總,你放心,簽約之前,我會盡快整理好一份策劃書和投資報告,送回來給您作最終定奪!”

  楊墨接著問道:“考察了幾天,老陳他們兩人有沒有什麼想法?”

  駱炳輝說道:“陳總還是覺得不太適合在這裡投資大型鋼鐵公司,他認為致遠鋼鐵公司的高端特種鋼材,本就就是以歐美客戶為主,內地也沒有富鐵礦,形不成產業鏈優勢,最關鍵的是受“巴統協議”限制,部分先進的冶金設備無法運往內地,鐵礦石採購和鋼材銷售方面,也會收到關稅影響……”

  楊墨其實也就是讓陳榮昌來探探路,他比誰都清楚,中國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放開對冶金行業的外資管制,即便是市場經濟初期,產能嚴重不足的鋼材,被特權階層炒到天價的時候,國家也沒有選擇開放外資,進入這個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

  事實也證明,這個決策無比英明,有了國家層面的政策呵護,中國這些剛剛蹣跚學步的冶金企業,才最終練出了一身的肌肉,並最終佔據全球57%的產能。

  楊墨想了一會兒繼續問道:“關於成立獨資鋼鐵公司的設想,有沒有跟唐書記談呢?

  駱炳輝回答道:“我們來的第一天就提過,不過當地政府積極性不是很高,具體開放哪一些行業目前還沒有定論,鋼鐵和石油是禁區,就連粵東省裡也做不了主,唐書記今天還提過這件事,如果致遠鋼鐵公司願意以技術、設備、資金入股國內某個鋼企,可以跟冶金部的同志坐下來談談,但前提是不能讓致遠控股……”

  楊墨沉吟片刻之後說道:“你和老陳可以先和冶金部談談具體入股的事,只要條件談的攏,我們致遠可以不控股,如果可以控股,我們甚至可以承諾不進入粗鋼領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