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291章 大事件




    皇帝也有些舉棋不定。



    西南諸事繁雜,不是隨便派去一個勳貴都能治理得服服帖帖。定西伯在雲貴經營代,很多當地的苗人,只服他們一家。



    把定西伯殺了事小,誰去接手這個爛攤子呢?



    程丹若和謝玄英聊起這事,問他朝中有沒有接替的人選。



    謝玄英想了很久,說,擅戰者有,能定西南者無。



    程丹若聽見這話,就覺得定西伯估計沒事。



    之後的發展,似乎也印證了她的猜想。



    據(靖海侯)說,定西伯在牢中該吃吃,該喝喝,談笑無所畏懼,還說,西南一日無他,苗人就要拒絕交稅,一月無他,就要生亂,月無他,必反之。



    什麼叫囂張?這就叫囂張。



    消息傳到皇帝耳中,自然令帝王大為惱怒。



    但曹次輔勸說,定西伯雖然跋扈,可平定西南有功,不如將其貶為庶人,令其弟接任爵位,繼續震懾西南。



    簡而言之,就是把定西伯個人的行為,和他們家分開,處置這一支,讓另一支繼續幹活,也算殺雞儆猴。



    據(靖海侯)說,皇帝似有此意。



    然而,又一件大事發生了。



    月初,苗人反了。



    朝廷命令定西伯的弟弟出兵征討。對方卻不知道是兄弟情深,還是腦子有坑,抑或是被人哄騙了,總之,不僅沒有接令,以病重為由,拒絕了朝廷的徵調。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以勢壓人,要挾朝廷。



    此事一出,靖海侯立馬寫信過來說,定西伯家完蛋了。



    老狐狸的判斷,無疑極其精準。



    定西伯家的態度,激怒了皇帝,也激怒了楊首輔。



    司的審查速度頓時變快,沒多久,就將定西伯的罪行查得清清楚楚。



    貪墨軍餉、僭越蔑上、勾結土酋、擁兵自重……全是殺頭的罪。



    皇帝最後下令,念在定西伯曾經的功勞,本人絞死,成年男丁斬首,幼童發配東北,女眷沒入教坊司。



    消息一出,老伯夫人和定西伯夫人投繯自縊,兩個兒子被抓,唯有弟弟帶人逃入深林,不知所蹤。



    同時,白山、黑水兩大土司叛亂。



    西南戰事自此開始。



    西南打仗的時候,程丹若在幹什麼呢?



    她在忙毛衣交接的事。



    織造局的太監和尚功局的女官,已經到了大同。



    前者得過吩咐,知道皇帝心裡對她十分滿意,有意優待,今後也得孝敬,當然客客氣氣,無論說什麼,都笑眯眯地說“好”。



    後者更不必說,派來的是貨真價實的“司彩”,從前打過交道,更有一種不必多說的親暱。



    程丹若主要是把賬本交過去,講明長寶暖的股權構成,具體的分潤,解釋一下賬上的資金去哪兒了。



    但太監道:“程夫人不必費心,這都是小事。”他意味深長地說,“你的忠心陛下知道,今後他們為陛下辦差,必定盡心竭力。”



    也對,給皇帝辦事,誰看賬本啊。



    程丹若從善如流,隨手擱置:“還有一樁私事,算是我的不情之請。”



    “程夫人請說。”



    “大同是我的家鄉,此地苦寒,百姓生計艱難,又多孤寡。今後,工部的織造坊多半是放在太原的,這裡的毛衣產業,依舊要依託長寶暖照應。”



    他們客氣,程丹若更客氣,懇切道,“今後,還望公公多照拂我的鄉親。”



    直白地翻譯一下:不要剝削太狠,給百姓一條活路,不然老孃找你算賬。



    別看太監是無根之人,發達了的太監,都會風光回老家,也會在族親裡選擇子弟過繼。



    他們一樣是宗族鄉親的維護者,十分理解她的心思。



    “程夫人放心。”太監道,“有您在,誰也不敢欺辱此地的百姓。”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程丹若又對司綵女官道,“我在此地辦了一個毛衣義塾,專門教婦人女子學織毛衣,裡頭都是婦人,還要司彩多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