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

659輿論





官心,有的時候也會左右朝局。





仔細回憶昨日陳以勤說出那話是的神態,魏廣德不確定他是否早有此預料,不過這以退為進的手段確實作用很巨大,想來徐閣老那邊應該也感受到壓力了。





正如魏廣德所想,本來打算晚些時候去內閣遞交乞休奏疏的霍翼現在有些遲疑了。





雷禮、陳以勤乞休,已經鬧得滿城風雨,要是他這個時候也乞休會引發什麼後果?





他現在只能暫時按兵不動,等著楊博那裡的消息。





若是楊博也讓他遞交奏疏,那他就算心裡千般不情願也只能照做。





於是,就在京官們議論紛紛,各種流言層出不窮的時候,下午,一個更加驚爆的消息傳出,兵部尚書霍翼也向朝廷遞交自劾求罷的奏疏。





他倒沒有說自己是因為身體原因請求退休,而是因為之前戶科給事中張齊因災異建言,“秋防重大,皇上宜召見九卿,令各陳御虜之策,若才識疏庸、言語支吾者,即非實心為國,宜令自陳引退。”





霍翼就以張齊之言,自疏臣才不足以匡時,望不足以服眾,處非其據措置乖方,矧時值秋防虜情叵測,屢廑皇上九重之憂,而臣愚,無有絲髮之效,才識疏庸,蓋不待召問而後知,也乞早賜罷斥,別選賢才以代茲任。





儘管如此,可在朝野引發的猜疑也是不斷。





連續有朝中重臣請辭,要是不議論才怪了。





知道徐階和楊博暗通款曲的官員可不多,不過知道霍翼和楊博關係匪淺的卻是不少。





由此,百官才更加迷糊了,不知道是不是徐階把楊博也得罪了,還是什麼原因。





不過,宮裡的消息還是很快,霍翼的奏疏,隆慶皇帝看沒看到不知道,可是雷禮和陳以勤的奏疏都被送回內閣,都是不允。





今日之事,其實還是按照之前徐階等人籌劃的在執行,只不過生出陳以勤這麼一個變數,讓今日朝野風向對徐階是極度不利。





就在這個時候,徐府的家人已經被分散到京城各處酒樓茶肆裡打探消息,主要是看百官和民間對此事的看法。





是的,雖然沒有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輿論戰理論,可徐階靠著多年的經驗,早已經把操控輿論玩的爐火純青,並且做為一件武器用來攻擊政敵。





當初對付高拱、郭樸時,可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達成的目的。





這時候的乾清宮裡,隆慶皇帝也看了霍翼的奏疏,不過眼中只有一絲玩味。





他有點遲鈍是不假,可不傻,已經看出這其實是徐階、楊博等老人的一次試探。





陳以勤也已經解釋清楚了,確實只是個人的原因,想休息一段時間調理身體,其中並未參雜外因。





這樣,隆慶皇帝也就放了心。





之前還想先下手為強,下旨驅逐徐階的想法作罷。





朝廷做事,要體面,若不是真到了那一步,他也不想讓丟那個人。





他只是對徐階有一點惡感,原因則還是因為高拱,但對其他重臣,他並沒有其他心思。





當初嘉靖皇帝最後時刻的話他還記得,“你不是有作為的君主,所以需要賢臣相輔。”





陳以勤、魏廣德等人,他能放心使用,可不代表他手下人都要換成他們舉薦的。





即便能力真的次一些,隆慶皇帝也需要朝臣的勢力分佈均衡。





大臣們來自五湖四海,各自代表著各自的利益。





皇帝,就是要居中調停,平衡各方利益,他們才會聽皇帝的話。





平衡,才是穩固皇權的利器。





所以,在這個時候,隆慶皇帝並不打算意氣用事,提筆在霍翼奏疏上批紅,“大臣去留,候朕召問之日自有處分,不必遽先自陳,用心供職以副委任。”





“陳洪,把這道奏疏蓋章,明日一早送到內閣去。”





隆慶皇帝並未把霍翼的奏疏放進其他奏疏裡,而是單獨拿出來交給陳洪,讓他親自辦理。





“是,內臣知道了。”





陳洪答應一聲,上前接過拿到奏疏放入袖中收好。





這道奏疏走正常流程,今天也發不出去。





不過讓人單獨處置,雖然奏疏送不到內閣,可是消息卻是會先一步流傳開。





而因為今日引發的朝堂議論,魏廣德和殷士譫在散衙後都沒有往陳以勤家裡去,實在是有些惹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