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

935右都御史

 應該說,張居正後面說的這話,補全了魏廣德之前安排的一些失誤,即天氣特殊情況下可免朝免讀,也即是休息日。

 聞言,魏廣德點點頭,隨即又說道:“另朔望朝會後亦免讀,亦不安排其他事兒,讓陛下有兩日休息,叔大兄以為如何?”

 按照之前的安排,不要以為小皇帝視朝以後不讀書就可以玩兒,沒那麼簡單的事兒。

 視朝後不講課,但是經筵官和宮裡會給小皇帝安排習字的作業,比如抄錄《皇明祖訓》一類需要皇帝記牢的書籍。

 讀書不如抄書,古代其實也知道如何增強學生的記憶。

 實際上,現在的小皇帝朱翊鈞就在抄錄《皇明祖訓》,對其中不懂得則由身邊大太監馮保解釋。

 魏廣德覺得,馮保學識沒的說,解讀《皇明祖訓》也沒問題,可這樣的工作本該由朝臣來做,所以早點安排經筵就很有必要了。

 從張居正那邊出來,魏廣德又投入到工作裡,近期主要就是禮部那邊的奏疏,直接對接他的值房,安排隆慶皇帝喪宜。

 臨近散衙的時候,張居正那邊送來了兩份奏疏,一份是《請開經筵奏》,而另一份則是《上御文華殿講讀二三事奏》。

 魏廣德草草看過,和他們在值房裡講的差不多,於是在其後署名,在自己署名前方留出一個位置,供張居正簽署。

 做完後,又馬上叫蘆布給人送回去。

 這兩份份奏疏,他和張居正商議的,可還得讓呂調陽看過才行,內閣成員聯名,這奏疏的影響力才足夠大。

 奏疏送入宮中,兩日後即被批紅送回,按照送來奏疏的小太監所言,批紅是陳皇后親手所寫,文中滿是贊成之意。

 畢竟是送小皇帝讀書這樣的大事兒,別看朱翊鈞已經認得不少字兒,可畢竟不成體系,很多字兒會讀會寫,但不明其意。

 老早陳皇后就有意讓外朝派翰林為小皇帝老師,給他講課,可那時候隆慶皇帝一直婉拒不準,說讓小孩子多玩幾年,讀書後就沒有時間玩樂了。

 實際上,明朝太子讀書可比民間同齡孩子讀書要辛苦許多,隆慶皇帝或許是從自己幼年學習的痛苦中有所感悟,不捨得自己孩子太過辛苦,所以才一直攔著禮部請太子出閣讀書的奏請。

 魏廣德這邊一樁樁、一件件把事兒安排妥當,這天一道加恩聖旨突兀的從宮裡傳來。

 “加恩,內閣首輔張居正加左柱國進中極殿大學士,蔭一子尚寶司司丞。

 次輔魏廣德晉少傅、柱國,又晉太子太傅,進建極殿大學士,蔭一子尚寶司司丞。

 輔臣呂調陽加太子少保,進武英殿大學士......”

 張居正在隆慶五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柱國、建極殿大學士,這次只是升左柱國,殿閣頭銜也升為最高級的中極殿大學士。

 而魏廣德這次的加恩則是補齊他在隆慶五年時的缺額,加少傅、太子太傅和柱國,殿閣頭銜則從原來的武英殿大學士跳過文華殿,直接升為建極殿大學士,這也是為了和他次輔的身份相配。

 當然,實際上並不是內閣首輔就一定是中極殿大學士,實際上嚴嵩等人擔任首輔時,因為提拔較快,他長期頭上只有謹身殿大學士頭銜,幾年後之後才升為華蓋殿大學士。

 華蓋殿大學士也就是現在的中極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則是建極殿大學士,畢竟嘉靖四十一年時,嘉靖皇帝才改了三大殿的名字,殿閣大學士的頭銜也隨之改變。

 此次加恩,針對的其實就是內閣和禮部這兩個最近最忙碌的部門,加恩官員的名單也有禮部已經確定經筵官的名字。

 說起來也好笑,禮部這個衙門清閒,平日裡也就是科舉時稍微忙碌點,剩下忙碌的時間也就是老皇帝死和新皇帝繼位,事兒辦好了還有加恩。

 吏部收到旨意,魏廣德府上次日就送來新銜誥命。

 和張居正、魏廣德等人一起封賞的還有馬自強等人,馬自強、陶大臨俱升禮部右侍郎,王希烈、諸大綬、餘有丁、陳經邦、何雒文、沈鯉、張秩、沉淵、許國等各升一級。

 隆慶皇帝喪宜定下,魏廣德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也在這個時候和王國光見面,開始討論海運漕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