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

971銀元

 中國歷史上雖有很悠久的用銀淵源,但在西漢及以前,白銀並非是流通的貨幣,而多作於工藝品和首飾方面的用途。

 到了東漢以後,市面上偶爾可以看到白銀作為支付貨幣,皆因金銀的稀缺,限制了金銀這類貴金屬成為流通貨幣。

 中國秦漢時期實行的其實是單一貨幣,就是制錢,如刀幣、五銖錢等,只有官方制錢才是法定貨幣。

 到了唐代,開始實行錢帛並用,錢幣有“開元通寶”等,大宗交易則使用“綾”、“綃”等絲織品。

 兩宋貨幣也是沿用唐代制式,實行錢帛平行本位制度,也是以制錢為主,中後期又增加了紙幣,即交子、會子和關子,但結算單位還是論“貫”。

 之後的元朝雖然曾鑄過少量銅錢,但貨幣流通很快就確定以紙幣為主,其鈔法經歷了中統鈔、至元鈔、至正鈔三個階段。

 宋朝的紙幣在元朝大放異彩,想來也是宋人想象不到的,朝廷開始發行中統鈔,強令全國通用。

 在元朝,紙幣才是唯一的合法通貨,金銀銅錢一概禁止使用,拒絕使用紙鈔的,是死罪。

 只是,紙幣是以白銀為儲備貨幣,所謂“銀錢相權”,紙幣名義上是可以兌換成白銀甚至黃金和絲帛,這就註定了紙幣仍是錨定實物的,使得紙幣的發行受到限制。

 同時,朝廷賞賜的,不是紙幣,而是金銀等物,讓人們無法對紙幣有足夠的信心。

 元朝後期發行的紙幣,很快從一開始以白銀作為準備金變成由朝廷直接決定發行數額,到此紙幣很快陷入貶值,進入惡性通脹時期,紙幣信用喪失。

 朱元璋選擇印製大明寶鈔,其實不過是繼承宋元開始的紙幣,所以大明一開始也選擇元朝的政策,禁止金銀及銅錢流通,只准使用寶鈔。

 不過因為宋、元兩代紙幣劇烈貶值的緣故,在大明寶鈔通行的同時,白銀始終在民間有一席之地,直到幾十年後朝廷不得不放鬆對白銀使用的限制,“朝野率皆用銀”。

 正統英宗皇帝在位時,朝廷實行的賦役折銀製度,允許不服役的人繳納白銀替代以及金花銀製度,由此也開啟了明朝財政白銀化序幕。

 金花銀原意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銀兩,又名折色銀或京庫折銀,是明代稅糧折收的銀兩,主要用於皇帝賞賜,折放武官月俸。

 明初征收賦稅主要是實物,僅坑冶稅有金銀,夏稅秋糧折收金銀惟在陝西﹑浙江偶一行之,俱解南京供武臣俸,各邊費用間亦取於其中。

 永樂遷都後,京師官員需持俸帖往南京支領俸米,道遠費多,輒以米易貨,貴買賤售,有時俸帖七八石,僅易銀一兩,於民於官均不利。

 正統元年,副都御史周銓建議於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不通舟楫處,將稅糧折收布絹、白銀解京充俸,江西巡撫趙新、戶部尚書黃福等也先後奏請。

 明王朝遂決定將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之夏稅秋糧四百餘萬石折銀徵收。

 米麥每石折銀二錢五分,共折銀一百零一萬二千七百餘兩於北京內承運庫繳納,每季分進二十五萬餘兩,入內承運庫,謂之金花銀。

 宣德時,江南巡撫周忱乃請檢重額官田、極品下戶稅糧准折納金花銀,每兩當米四石解京充俸。

 其後這一制度概行於全國其它各布政司,以為永例。

 到這個時候,朝廷官面上雖然依舊是禁止白銀流通,但因為徵稅時已經將白銀當做徵收賦役的媒介,實際上已經默認了白銀的貨幣屬性。

 宣德以後民間交易幾乎不用寶鈔,弘治、正德朝也多次以太倉積錢給官俸,十分為率,錢一銀九。

 由此也可看出,明廷到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把白銀作為貨幣在使用。

 到了嘉靖年間,白銀的使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終於到了嘉靖八年,朝廷開始“課稅、官俸俱用銀”,北方防禦蒙古俺答“增兵沒戌,皆以銀支給”。

 朝廷白銀收支的情況越來越多,白銀離法定貨幣越來越近,而根本原因也在於鈔法已經徹底糜爛。

 成化、弘治時期是明朝財政的重要轉折時期,與明初偶發性的財政支取不足不同,該時期朝廷財政開始出現連續性的支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