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

1002開戰

 後來魏允貞因為議論朝廷、違背輔臣意思而遭到皇帝責備時,李三才抗旨為他申辯,結果被貶為東昌推官。

 貶出京城後,歷任南京禮部郎中、山東僉事、河南參議、南京通政參議、大理少卿等職。

 萬曆二十七年,以右僉都御史總管漕運,巡撫鳳陽各府,期間數次上疏陳明礦稅之害,並裁抑礦稅使。以治理淮河有功,加官至戶部尚書。

 萬曆三十八年,有朝臣想要引李三才入內閣,由此誹謗他的言論四起。

 東林黨人極力為其辯護,從而形成黨爭。

 萬曆三十九年,引退回家,萬曆四十三年,遭御史彈劾,被貶為平民。

 天啟元年,朝廷因缺少人經略遼東,想要起用他,但因朝臣爭論不休而擱置。

 天啟三年時,終於被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未及上任即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另需要注意的是,李三才祖籍陝西臨潼縣任村裡,僑居順天府通州張家灣,可見其家庭還是很富裕的,否則也很難搬到京畿附近,還是在通州。

 由此,後世許多人認為其在總管漕運時有嚴重貪腐,其實並不意外。

 可以說,李三才家族很大可能就是漕運的獲利集團中的一員。

 同時,他成為東林黨的代表人物,也是在對抗萬曆皇帝后期礦監礦稅上起到急先鋒的作用。

 當時礦監稅使中最橫行的是陳增,深得萬曆皇帝的寵信,誰也不敢動他。

 此時李三才巡撫鳳陽、淮揚一帶,正是陳增收稅的區域,他用計除去了陳增的得力助手程守訓,打擊了陳增的囂張氣焰,“以折稅監得民心”,為此贏得了許多朝臣支持。

 另外,李三才拿得出手的政績,怕也只有治理淮河了。

 巡撫鳳陽時,李三才就對轄區內經常氾濫的淮河進行了治理,據說效果也是很好。

 如果魏廣德知道這些,怕就會對他上心了。

 簡單說李三才這個人,就是能力上佳,但不清廉。

 當然,清不清廉魏廣德其實不在乎,因為他自己也算不得清廉。

 下面官員和門生古舊送的財物,他都是照單全收,即便是遠在江南的,曾經都兩袖清風的俞大猷都學壞了,每年的冰敬炭敬一樣不少送到他府上。

 魏廣德喜歡用的,還是有能力的,其他都是小節,只要不是弄得天怒人怨就行。

 規則內撈錢,魏廣德自然沒能力扭轉這樣的局勢。

 或許,後世人都向往忠誠正直,廉潔奉公的官場,認為吹噓的所謂高薪養廉可以促成這樣的風氣,讓官場為之煥然一新,但實際上這些不過是空想罷了。

 沒有國家和制度能夠解決廉政問題,區別只在於你知不知道。

 明朝官場的潛規則,大多還在一個可接受範圍內,只要沒有外力威脅的情況下,其實還是可以繼續運轉下去的。

 草榜填制完成後,魏廣德和王希烈又對排名前十的考生卷子親自進行了檢查。

 複核無誤以後,再由王希烈親自進行“填榜”。

 兩天時間,所有工作完成,往宮裡送了一份榜單副本,正榜懸於北京貢院之外,供考生觀看。

 到此,魏廣德第一次主持的會試算是結束。

 前前後後,眾人被關在貢院近一個月時間,也是憋得厲害了。

 會試結束,大家立馬作鳥獸散,各自返家。

 說起來,明朝皇帝任命會試考官都是很突然的。

 一旦選定就馬上下旨,接旨後第一時間就會被傳旨太監“押送”貢院,許多官員被帶進去後,都來不及安排家中事務。

 魏廣德從貢院中出來的時候,府中大轎早就在貢院外等候。

 畢竟也是有跡可循的,黃榜都發出來了,自家老爺自然是要出來了。

 “子中兄,就此別過。”

 和王希烈從貢院裡出來,以前或許因為接觸少的緣故,王希烈對這個比自己小得多的閣老是一百個看不上眼。

 這一個月的接觸下來,貌似也發現了魏廣德的許多有點,那就是放權。

 他知道的才會抓在手裡,不懂的就放權,他就在一邊看著。

 從最初魏廣德進貢院,因為對會試規矩不甚熟悉,所以大多讓王希烈在安排。

 之後熟悉了規則,這才逐漸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