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秀才 作品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不成功便成仁

 黃才子覺得自己沒離開天安縣,是做了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到了其他任何衙門,能比留在天安縣,做這些有關老百姓的實事兒好啊。

 趙小甲也是十分慶幸,這位黃才子沒有離開天安縣,不然自己去哪兒找這麼一個幹實事兒的官員啊。

 讓黃才子坐下,趙小甲才開口道:“黃兄,你在天安縣也做了這麼久的縣令了,你覺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靠種地,能夠變得富起來嗎?”

 對於趙小甲這個問題,黃才子果斷的搖了搖頭,道:“這絕對不可能,普通老百姓一個家庭,擁有的土地,最多也就那麼幾畝,種的糧食,除了夠自己吃以外,剩下的賣了,能夠滿足日常開銷就不錯,但絕對沒有富裕的。

 這還是年份好的時候,如果趕上年份不好的時候,捱餓都有可能。

 天安縣的百姓也就攤上公子您這麼一個好主人,沒有收他們多少稅收,要是加上重稅,天安縣的百姓就算豐收年,也可能吃不上飯。”

 趙小甲也是點點頭,黃才子說的是事實,現在整個南國,都面臨這麼一個困境,老百姓想要靠種地,絕對是富不起來的。

 於是趙小甲再次開口道:“事實證明,種地讓老百姓富起來,肯定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咱們,必須得另想辦法,進行一下產業升級,讓老百姓的收入,不全靠種地,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來源,另謀出路,讓老百姓富起來!”

 “產業升級?另謀出路?”

 趙小甲的新詞兒,直接讓黃才子皺起了眉頭,顯然,他還沒想到,趙小甲想幹什麼?

 看到黃才子一副不解的樣子,趙小甲也是笑著繼續道:“是這樣的,咱們老百姓靠種地發家致富,這明顯不可能。

 所以我的想法是,能否從外邊,引進一些大的作坊到天安縣來,讓這些大作坊在天安縣僱傭老百姓,讓這些老百姓增加收入。

 同時,咱們也可以鼓勵咱們縣的百姓,讓他們大膽的嘗試從商,自己把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就行一些列的深加工,然後賣出去,賺更多的銀子。

 比如老百姓種出來

 的糧食,他們就這麼賣的話,肯定賣不了多少銀子,但是把這些糧食,釀成酒再賣,是不是就能賺更多銀子。

 而且釀出酒後,剩下的酒糟,還可以拿去餵豬什麼的,天安縣靠近帝都,城裡那麼多人要吃肉,也不愁肉沒有銷路。

 如果這些牲口,自己村裡殺了再自己賣,是不是又能賺更多銀子。

 而這些牲口拉出來的糞便也是寶貝,用這些糞便去澆地,種菜賣往城裡,是不是又是一筆收入。

 總之一句話,凡是能增加賺錢的作坊,都往咱們各個村子裡面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