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青石 作品

第一百三十四章 泥磚茅草屋

    所以,姜玄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建造足夠結實耐用,又不需要什麼技術,而且原材料十分容易獲取的房子。

    他首先想到的是夯土牆,這種牆以泥土為原材料,裡面加上結實的木條做“筋”,重錘砸緊實,乾燥之後十分堅固,且耐風化。

    但是問題來了,夯土牆是需要工具的,就算是最簡單的榫卯結構夾板,藤部落也造不出來。

    再說瓦片的問題。

    姜玄能燒製陶器,燒瓦片自然也不成問題。

    但一棟房子需要的瓦片數量非常多,靠藤部落那幾個小土窯,恐怕燒夠一棟房子所需的瓦片,都需要十分漫長的時間。

    而藤部落的房子目前至少有上百棟,需要的瓦片數量極其龐大。

    所以,夯土瓦房的想法,暫時宣告破滅,等藤部落以後變得強大了,倒是可以試試。

    不過,姜玄想起了另外一種房子,製造過程比夯土瓦房要簡易的多,而且結實程度也不差。

    那就是泥磚茅草屋。

    泥磚,就是用泥土加入植物秸稈,經過和泥之後,做成長條方磚的形狀,晾乾以後非常的堅固,可以直接用來砌牆。

    而茅草屋頂,製作過程也不復雜,只需要架上橫樑,再綁上寬闊的竹片,形成網格狀,然後一層層的捆紮茅草,就可以做成茅草屋頂。

    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在屋頂上鋪幾層樹皮,防水性會比單獨的茅草要好得多。

    藤部落不缺泥土,不缺植物秸稈,不缺茅草,也不缺樹皮,完全具備建造泥磚茅草屋的條件。

    就連製作泥磚的簡單模具,姜玄也可以不用木板,而是用黏土燒製幾個厚實的陶土模具。

    比如辛辛苦苦的刨制木板,榫卯拼接,對於姜玄來說,還是燒製陶模更簡單一些。

    想通之後,姜玄立刻就開始著手準備建造一座結實寬敞的泥磚茅草屋,當作藤部落的新倉庫!

    首先要製作的就是泥磚的模具。

    考慮到陶製品比較容易破碎,姜玄打算製作十個模具,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製作泥磚,而且碎一兩個也能接受。

    他先找到了一些繩子,以一小截繩子為基準,利用勾股定理,即勾三股四弦五的原理,在地面上刻了一個直角,並且根據這個直角,畫出了另外三個直角,形成一個比較正規的長方形。

    隨後,他找來之前挖好的黏土,經過和泥,製作成泥磚模具的粗胚,並放到地面上那個刻好的長方形裡,不斷的校準角度。

    這個工作很重要,如果泥磚模具做的不好,後續做出來的泥磚也會歪歪斜斜,砌牆的時候想砌好就比較難了。

    為了防止模具嚴重變形,他製作的非常厚,調整好角度以後,只要不動它,除非開裂,不然基本不會變形。

    隨後,他用同樣的方法,製作了另外九個模具,並且讓它們在原地晾乾成型,這樣可以防止搬動過程中模具變形。

    一天之後,模具表層晾乾,基本定型,姜玄把它們搬進了屋子裡,繼續陰乾。

    陰乾的過程要持續六七天,如果沒幹透,進窯燒製之後,裡面的水汽膨脹,會導致陶器破裂。

    當他看著那十個泥磚模具的時候,心裡有一種十分奇妙的滿足感。

    在等待陰乾的日子裡,姜玄找來十幾個戰士,把一塊地勢較高的平地修整好,又讓他們採集了大量蘆葦,並且曬乾。

    普通的茅草很輕,容易被大風颳走,但是蘆葦就不一樣了,它不僅不容易被吹跑,而且因為長得高大,製作屋頂的時候,不用像普通茅草一樣層層捆紮,可謂方便實用。

    最重要的是,飛魚河邊有一大片蘆葦蕩,材料十分充足。

    七天之後,泥磚模具徹底陰乾,姜玄把十個泥磚模具分別放進兩個土窯裡,同時生火,大火燒了一整夜。

    第二天,當土窯溫度降下來以後,姜玄打開了土窯,獲得了九個成功燒製的泥磚模具,還有一個不知什麼原因燒裂了。

    有了修整好的地面,有了模具,有了蘆葦,姜玄又找來一些建房子剩下的木頭,新糧倉的建造終於可以開工了!

    姜玄找來十幾個戰士,挖掘山泥,摻入植物秸稈和泥,再裝到模具裡面壓緊,變成一塊塊的泥磚。

    幾天之後,他們就製造出了足夠建房子的泥磚。

    這些泥磚晾乾之後,就可以建房子了。

    姜玄按照自己的計劃,晾乾泥磚以後,先築牆,用泥土和石灰混合,當成水泥用,把一塊塊泥磚粘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