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250章,天馬由來

    獨孤湘道:「那這桃花馬是好還是不好呢?」

    井真成道:「早就聽聞大唐牧馬監之能,今日見之誠不吾欺,此馬體型雖然小於大宛原種,但看它的筋骨、肌腱,卻毫不遜色,且體型更加勻稱,想必耐力更勝大宛馬。小女子你來騎乘的話,比高頭大馬更好。」

    獨孤湘問道:「這又有什麼講究?」

    井真成道:「馬經曰,其狀則八尺之戎、七尺之騋、六尺之驕、三尺之果下。這裡的尺乃是漢尺,戎與騋雖然看似神駿,但凡生的高大的軍馬,其實耐力不佳,只適合做軍馬衝鋒之用,跳躍顛簸,作為騎乘之用實不如此馬,此桃花馬高度在騋、驕之間,騎乘舒適又不失威儀,選馬之人實是個中高手。」

    獨孤湘聽了甚喜,道:「這

    是郭軍使親自給我挑選的,自然是最適合我的馬啦。」又對井真成道:「你再看看朔哥的老馬。」

    井真成初看黃馬還不是很在意,但他走近細看,卻越看越驚,那老馬見他圍著自己不住打量,又一直撫摸拍打,它可沒有桃花馬這麼好脾氣,忽然發出一聲高亢的嘶鳴,井真成一驚,不禁道:「呀……這莫不是龍駒天馬嗎?沒想到真有這樣的馬!」

    獨孤湘道:「井郎,鐵叔也曾說朔哥這匹馬是天馬,到底什麼是天馬?」她說的「鐵叔」便是當年西軍派到習習山莊的騎軍將領僕骨懷恩,也是朔方軍中牧馬的高手,便是他告訴江朔這個看似其貌不揚的老馬是「天馬」。

    井真成道:「天馬之名出自漢代,初將烏孫進貢之馬名為天馬,後因大宛的汗血馬更加神駿,又將汗血馬稱為天馬,漢武帝《天馬歌》便有「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之句。」

    獨孤問道:「詩中說天馬汗是紅色的,沫是赭色的,恐怕不盡不實,又說天馬是龍種,尋常馬不不能與之相配,只能為友,怕也是誇大其詞。」

    井真成道:「不錯!其實歷朝歷代都沒有放棄過與西域優良馬種配種的努力,根據《漢書音義》記載,天馬生活於大宛國的高山之上,但人力無法馴服,於是當地人在山麓放養五色母馬,引誘天馬前來,生下的馬駒號稱天馬之子。」

    獨孤湘捂嘴笑道:「沒想到這牧馬也能以用美人計。」

    江朔卻道:「沒想到井郎對我們漢家經典竟如此熟悉,你說的這些我可是聞所未聞。」江朔記性極好,若他聽過、見過的,必然會留下印象。

    井真成道:「吾國遣使來大唐求學,亦知漢家文章典籍浩如煙海,別說學了,就是抄錄書籍都要花費數十上百年,因此便求專不求博,比如真成學牧馬,便只讀和相馬、牧馬有關的典籍,這樣每人只學一樣技藝短時期內便能學有所成,再帶回國內彙總起來。」

    獨孤問嘆道:「東瀛人勤學至此,確也令人欽佩。」

    獨孤湘卻不管這些,道:「井郎,你快接著往下說。」

    井真成道:「其實天馬可不是隻有一種,據《魏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人也用相似的方法獲得良馬,吐谷渾有湖名西海,這湖說來也怪,方圓千餘里,且水湛如海,也和海水一樣鹹,因此被稱為「西海」,也叫「青海」。在西海中央有一小山,每年冬天湖面結冰之後,吐谷渾人就會挑選矯健的母馬放養在此山中,等來年春天冰雪消融之前再將母馬收回,這些母馬有孕所生的馬駒,神駿異常,號為龍種,湖心山因此得名龍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