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425章,古辛上師

這一下變故橫生,江朔不及細想,放開劍柄,雙手亦上下一分,迎向古辛上師的雙掌,只聽驚天動的一聲巨響,古辛上師身子只是晃了一晃,江朔則向後飛出丈許才落到地上,七星寶劍卻還牢牢吸在鐵棒之上。

江朔甫一落地,古辛上師身形晃動,以到了他身前,他一振鐵棒,棒上吸著的七星寶劍如雞啄米向他當頭鑿來,江朔失了兵刃,卻不慌張,不退反進,向前猛撲,避開劍刃,展開空手入白刃的手法去奪古辛上師手中的鐵棒。

古辛上師竟然不閃不避,已撒手將鐵棒送入江朔手中,這鐵棒入手極其沉重,江朔雖有內力加持,卻也頗覺吃力,無法像古辛上師一樣揮動自如。

就在江朔一愣神的功夫,古辛上師雙掌橫推,又一次拍來,江朔只能放開鐵棒,雙手平推,與古辛上師又對了第二掌。

這一次江朔只退了一步,古辛上師則牢牢釘在原地,伸手接回鐵棒,手腕一振,又向江朔當頭砸下來。

江朔知道一旦退開,距離越遠,

古辛上師的鐵棒威力就越大,但向前比拼內力又不是他的對手,江朔左手虛晃一掌,右手拔出腰後的玄鐵短刀,向古辛上師刺去。

古辛上師尚未動手時就已點出江朔身上帶了三件兵刃,眼見江朔持短刀襲來,一點也不意外,擺動鐵棒去格短刀。

江朔知道他鐵棒有吸附兵器之能,又知他內力深厚,不敢力敵,施展趙蕤所授袖裡乾坤的短打招術,貼身遊鬥起來。

東巖子趙蕤所授短打功夫名為“袖裡乾坤”,說的是手上功夫之巧妙,彷彿藏在袖中一般難以捉摸,並不是說非得將手藏在袖中才能施展。此刻施展起來,無非就是化掌為刀,威力更大。

然而饒是趙蕤所授功夫雖然神妙,古辛上師卻也不懼,他一邊運杖格擋,間或運掌拍擊。忽而如象沉穩,忽然如龍靈動,始終對江朔處處壓制。

江朔自從茅山積金洞中出世之後,身兼玉訣神功的無上內力,袖裡乾坤與神樞劍的拳劍功夫,飛燕穿星步的輕功騰躍之術,有這三藝傍身,除了北溟子之外,從未遇到過敵手,更不要說他還有七星寶劍這樣的神兵利刃。

而近日與古辛上師交手,內力稍有不如,拳腳、劍法處處受制,輕功雖妙也無法突破那看似樸實無華的步法,長劍又被鐵棒吸走,竟然處處受制,實是出世以來所未有過之事。

苯教是吐蕃的原始泛靈信仰,與北地“珊蠻教”有頗多

相通之處,但也受到南面天竺功夫的影響,其術曰“苯”,多有神秘的修煉法門。

比如鐵刃悉諾羅所練“金鐘罩”的功夫稱為“象苯”,吐蕃高原無象,其形象來自天竺,象雄人認為大象皮糙肉厚,不避刀劍,因此稱這門銅皮鐵骨的功夫為“象苯”,而像馬祥仲巴傑這樣以內力震飛對手的功夫,被稱為“贊苯”。

一般人只能練成一種“苯”術,而古辛上師卻是高原上不世出的人傑,身兼數“苯”,他所使的以拙破巧的鐵棒功夫便是“象苯”的一種,而雙掌拍擊的內力源自“贊苯”,腳步與靈便掌法卻是“龍苯”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