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 作品

第481章,巧陣殲敵

唐軍從繞過山樑,到發起衝鋒,整個行程不過五百步而已,江朔轉眼就和獨孤湘重聚,心中卻覺得哪裡不對,忽然想到唐軍步卒與吐蕃騎軍交戰的河谷位置竟然全無聲息,彷彿在騎兵發起衝鋒的同時,河谷裡的戰鬥也同時結束了。

他剛想問獨孤湘,卻發現她渾身正在微微戰慄,江朔心中愈奇,往河谷方向望去,卻見只有幾匹具裝戰馬在漫無目的地踱步,上面的騎士早已不知所蹤。

江朔伸手將獨孤湘拉上馬,獨孤湘立刻蜷縮在他的背後,江朔隔著衣衫也能感覺到她的手腳冰涼,他輕輕一夾龍驤馬的馬腹,向那片河谷走去。

走進才發現,整個河谷中吐蕃騎士和戰馬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身上插了黑色的鐵矢。鮮血汩汩冒出,匯聚成暗紅色的溪流,原來唐軍步卒都配備了臂張弩,在如此近的距離上,吐蕃騎士雖然身披重鎧,卻也擋不住唐軍臂張弩射出的強

勁箭矢。

唐軍步卒握有殺器,接戰時卻不使用,竟然是為了將吐蕃騎兵完全吸引過來,並堅守到吐蕃弓兵壓上之際,才掏出臂張弩開始射殺吐蕃騎士,他們從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保全自己,而是全殲敵軍。

須知唐軍皆是輕裝,居然敢誘使重裝的吐蕃騎兵和他們短兵相接,這是何等膽色!

江朔此刻才知道為什麼唐軍皆著輕甲,他們的戰法從來就不是呆守,而是引對手露出弱點,再一鼓擊破。

江朔和獨孤湘二人闖蕩江湖已久,雖然年少,但自以為見多了生死,對於兩軍交戰非但不怕反而有些興奮。

此刻方才見識了戰爭真正的殘酷,這樣一場小小的接觸戰瞬息間就奪去了上百人的性命,令二人大受震撼。果然對於戰爭而言,一個人的武功高低實在無足輕重,領軍之人的計謀、指揮才是最重要的。

張守瑜得了大勝,甚是興奮,見江朔、獨孤湘走近,迎上來笑道:“溯之兄弟,我們這一仗打得不賴吧?”

江朔點頭道:“打仗和比武果然很不一樣,振武軍這一仗打得漂亮!”

卻聽一人重重的“哼”了一聲,張守瑜忙道:“溯之小兄弟,你可搞錯了,此戰不是隻有振武軍一部,還有臨洮軍的騎兵,我們步卒則是赤水、臨洮、振武、河源三軍的弟兄!今日指揮作戰的,便是赤水軍使李光弼將軍。”

說著他向一人伸手一比,那人不到四十

歲也差不了多少,他和其他軍士差不多,穿著粗布的兵卒服裝,唯一的區別就是頭上繫了一條紅色的抹額,往臉上看,李光弼生得面方口闊,細眉長目,唇上蓄著短鬚,倒也頗有幾分名將的風範。

江朔認得剛才發出“哼”的一聲的,就是這位李光弼李軍使,想來是自己以為建功的只有振武軍,而致統領赤水軍的李光弼大大的不高興了。

他卻不知李光弼的赤水軍屬於河西節度使所轄,而郭子儀的隴右節度使,只不過目下河西也好、隴右也罷,都屬於王忠嗣公麾下,這兩支軍隊會共同作戰,也不為怪。

赤水、振武二軍,都屬於王忠嗣麾下,但李光弼、郭子儀二人卻勢同水火,已到了不能同坐在一張榻的境地。

因此李光弼聽江朔只提到振武軍才會如此不悅,江朔忙向李光弼叉手道:“江朔無知,還請李軍使原諒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