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 作品

第三十八章 邂逅

    “你怎麼這態度啊?你再跟我這麼說話,我可告你去。”

    “告我?行啊,找我們頭而去,他就後頭呢。快去。快去……”

    這麼一聽,也是巧了,邊建功居然是跟頭些日子院兒裡的羅師傅一樣,也是為了買散啤的事兒急眼了。

    但區別在於,羅師傅氣的是飯館私自漲價,多加了兩分錢。

    到了邊建功這會兒,情況顯然更惡劣了。

    看這意思,因為緊缺,飯館已經不單賣啤酒了。

    顧客想喝,必須得得搭售一個菜才行。

    不過話說回來了,飯館這邊也有飯館的苦衷,負責開票的這位也有人家的無奈。

    因為這就是市場供需不匹配導致的矛盾,商品價格又不敢一下子放開的必然結果。

    誰也沒轍。

    要說起啤酒這東西啊,其實老京城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待見它的,對這玩意有一個相當長的適應過程。

    像建國後,除了少數家境優越的人,京城的普通市民對啤酒的味道是很抗拒的。

    大多數人不僅品不出它的香味兒和殺口勁來,還諷稱其為“湯藥”、“馬尿”。

    後來到了六十年代初,因為散啤價錢便宜啊,比汽水冰棍都解渴。

    才使得人們因為囊中羞澀勉強自己改變口味,從不接受到逐漸接受。

    結果適應了就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從本質上說,散啤還是一種癮品。

    於是七十年代成了“散啤”消費增長的黃金時代。

    就這樣,京城的人們開始愛上了它,然後就變成了趨之若鶩的“追捧”。

    只是雖然喝得人越來越多了,啤酒的產量卻沒能隨之增長。

    很快,人們就發現市面上“散啤”變得越來越不好買了。

    價格也從兩毛一升,兩毛六一升,四毛一升,一直漲到了現在的五毛六。

    到了今年的夏天,京城幾乎所有老少爺們都已經把打一暖壺“散啤”,當成消夏必不可少的享受了。

    偏偏此時的京城卻還是隻有兩家設備陳舊的老啤酒廠。

    一家是民族資本“雙合盛”改的“五星啤酒廠”。

    一家就是過去小鬼子“麥酒株式會社”改的“京城啤酒廠”。

    這兩家啤酒廠哪怕開足最大馬力,一個月也只能生產不到三千噸啤酒。

    如果按照當時京城四百餘萬人口計算,每人每月還分不到一瓶。

    可就是這麼一點也不能全部投放到市場上去。

    因為大部分生產出來的啤酒都賣給了協作單位,沒有進入市場。

    還有一部分是專門供應特殊商業系統、大賓館和政府招待所的。

    實際上普通消費者能買到的啤酒每月不足百噸。

    這一百噸絕大部分還都是散裝啤酒。

    想想看吧,這口子有多大。

    按三千噸算,每月一個人論不到一瓶。

    一百噸就更甭說了,連一酒盅都到不了。

    所以這一年也就成了京城有史以來,啤酒供應最緊張的一年。

    那麼本來就供應趨緊的夏季,當然是這一年供需矛盾爆發,到達極致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