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 作品

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本質

 世間萬物包羅萬象。 

 不過,越是讓人眼花繚亂,就越容易被表面的現象矇蔽了雙眼,忘了去看事物背後的真相。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常見的遺憾。 

 就像天壇公園的新春遊園會為什麼這麼招人的問題。 

 在京城老百姓們看來,或許就是前面所說的這些吃喝玩樂和民俗表演。 

 或許是所有人都可以踴躍參與的“打燈虎”遊戲,是可以通過才智贏得的一點兒小獎品。 

 或許是那些只有在天壇公園的新春遊園會上才能見到的冰燈、洋點心和洋玩意,還有天壇獨一份的《西遊記》劇組官方展覽,和由特型演員扮演的四海龍王。 

 而在外國遊客們看來,吸引他們的或許就是京城本土無論男女老少都來參與的廟會文化。 

 是那些廟會攤販出售的手工藝品、小吃和土特產。 

 或許還有彷古茶館裡的京韻大鼓和三絃兒的悠揚曲調,是那些拿著蓋碗兒聽著岔曲兒的滿堂茶客。 

 或許是壇宮飯莊售賣的御膳鍋子菜,又或許是祈年殿前大家可以穿一回拍清宮大戲的劇裝。 

 在侍衛、宮女的簇擁下,扮一回假皇上、假皇后的獨特體驗。 

 其實只有在真正的經營者看來,才會懂得,這一切的精彩紛呈,其實最終都指向了一點——有著強烈狂歡精神的群體文化活動。 

 這種狂歡精神是人們情感宣洩的方式,需要的是雅俗共賞,是在法律限制和保護內的,不分階級和層次高低的肆意放縱。 

 說白了,天壇新春遊園會之所以會如此成功,完全就是文化氛圍上營造得成功。 

 在這裡,人們既可以獨樂樂,也可以眾樂樂。 

 無論男女老少,也不分華夷,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找到足以讓自己忘記現實煩惱的快樂。 

 因此,才有了這堪比“清明上河圖”的一片人間樂土。 

 這一點,對誰都不例外,就連寧衛民也如是。 

 否則他就不可能樂悠悠的融入其中。 

 當然了,寧衛民肯定所有遊客中比較特別的一位,也許是最特別的一位。 

 特別之處,不僅僅在於這個遊園會是他親自設計的,也在於他這人哪,層次比較高。 

 不但腰纏萬貫,而且他媽的還高雅起來了。 

 所以啊,他的喜好和樂趣也就和大多數人有了些本質上的區別。 

 他既不像那些俗人,只喜歡奶頭樂,對需要文化門檻的樂趣嗤之以鼻,對含蓄美避之不及。 

 也不像那些雖有文化卻兜裡沒錢的窮酸,總愛自詡清高,以脫離大眾的孤芳自賞來定義藝術的高低。 

 他最愛做的事兒,永遠是想方設法把“高雅”變得有用起來。 

 永遠都是在結合實際,試圖發揮出藝術品最大潛力,繼續創造經濟價值。 

 別的不說,就說進入齋宮參觀凋塑藝術展,寧衛民這小子就和常人不大一樣。 

 一般的遊客來逛齋宮,看到這些獲獎作品。 

 所關注的通常都是作品本身,體味得都是造型藝術在表現的美感。 

 或許還會去和作品合個影,留作紀念。 

 寧衛民可不是。 

 他眼睛在找尋的,腦子裡思量的,全是哪些凋塑足夠吸引眼球,又適合擺在馬家花園或壇宮飯莊用於造景。 

 一旦發現讓他感興趣的東西,就會拿出筆記本專心記錄下作品標籤內容。 

 如材質、尺寸和作者名字,以便日後協商,花幾個不多的錢買走。 

 對他來說,不能換成錢的藝術還叫藝術嗎? 

 既然他有這個便利,那當然就得把看上的好東西多往自己懷裡概摟,撈足了實惠才行。 

 同樣的情景還陸續發生在北神廚宰牲亭的大殿裡。 

 要知道,今年元旦過後,壇宮飯莊聯合“美協”,遵循去年的做法,繼續在北神廚舉辦凋塑藝術展頒獎大會。 

 除了給獲獎的凋塑家們頒獎之外,也仍舊由“美協”組織的行業專家,在京城的工美行業中遴選了一些優秀工美作品在宰牲亭大殿裡對外展出。 

 並且由《美術》雜誌採訪拍照,進行宣傳報道。 

 像今年有幸上這專業性雜誌露臉的藝術品,共有七件。 

 一是代表東花市料器廠的蔣三昌終於完成的《十二花神》組器。 

 二是代表京城工藝品廠的劉永清燒製的《西廂記》粉彩瓷人俑。 

 三是玉器廠的瑪瑙俏色《和合福壽》。 

 四是玉器廠的翡翠《寶蓮燈》。 

 五是玉器廠的珊瑚《反彈琵琶伎樂天》 

 六是象牙凋刻廠的象牙橫盤《五百羅漢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