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 作品

第一千七十四章 絕對牛人

 
甚至怕原本好好的女主角也被他給拉偏了,真要是雙劍合璧跟他對著來,他的老命就得交代了。

 
不過好就好在,所以一切擔憂都是沒有必要的,完全是野村芳太郎自己杞人憂天。

 
實際上,寧衛民是最懂得術業有專攻的人了。

 
他從不對自己不瞭解的事兒隨便指手畫腳,尤其特別尊重上了歲數的專業人士。

 
真拍起電影來,別說他主動離得遠遠的,從不待在導演身邊。

 
就是松本慶子化妝和拍攝,他也從不發言,就怕自己干擾拍攝進度。

 
何況他自己也是別有所長的主兒,別的不懂,他懂得算賬啊。

 
像這種上千人的大場面,動用了不知多少彈藥。

 
為了拍夜景,還得僱傭起重機來吊架鋪設燈光。

 
僅從商人的角度來考慮,寧衛民就知道這是最耗錢的拍攝場面了。

 
哪怕在國內什麼都便宜,比日本拍攝要便宜好幾倍,但問題是日本人的工資可便宜不了啊。

 
一個鬼子一天報酬最少一萬円,現場五六十個鬼子呢,這得多少錢?

 
再加上這一天人吃馬嚼的挑費,和拍攝消耗的裝備設施,怎麼也得花個二三百萬円一天呢,那就是一兩萬美金。

 
十億円雖然聽著似乎很多,可仔細算算就知道了,十億裡才有幾個二三百萬夠這麼造的?

 
要不說劇組花錢如流水呢。

 
寧衛民當然盼著拍攝順利,明白越早拍完才越划算啊。

 
真要是十億円都拍不完這部片子,那最後不還得他來兜底想嗎?

 
更何況就衝野村芳太郎這吃著藥,點燈熬油的工作著,說話手都打哆嗦,他也不敢給人家找事啊。

 
無關什麼尊老愛幼,他就怕萬一這老鬼子真急出個好歹來,真累病了,累死了,那可就真蝦米了。

 
陪個發送錢是小事,何處黃土不埋人?

 
難道我泱泱中華,埋的鬼子還少嗎?

 
可問題是這老鬼子一趴下,他去哪兒再套一頭能拉這磨的日本老驢去啊?

 
十億円的投資他總不好棄之於不顧吧?

 
所以他再不懂事,也不能跟錢過意不去,犯不上跟他自己個兒為難啊。

 
而如此一來,信奉無為而治的他可就成了來探班的模範,演員親友的楷模了。

 
更別說他還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幫著劇組想轍解決實際困難的。

 
比方說頭一天晚上聽說發電機還沒到,見野村芳太郎和松本慶子都著急,寧衛民就建議能不能用房車的發電機試試,畢竟三輛車呢,一起燒燃油也不小的電量呢。

 
結果沒想到,還真就解決問題了。

 
兩臺12000瓦的“小太陽”,愣是讓這幾臺房車的發電機給帶起來。

 
漸漸的,野村芳太郎還主動邀請寧衛民在片場觀摩,甚至安排他坐在自己的身邊了。

 
別看都是一樣的結果,但落在松本慶子和劇組其他人的眼裡,都懂得這是導演對寧衛民的認可,禮遇程度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還不算,和導演比起來,其實還有一個人對寧衛民的感激和仰慕之情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就是滬海製片廠委派來保證劇組生活和後勤的幹部。

 
這個幹部啊,不大像滬海本地人,是個只會照章辦事,缺乏靈活變通的老實頭。

 
嚴肅有餘,活潑不足,偏偏對金錢過於計較,對外國人還有點怕。

 
所以在寧衛民來探班之前,哪怕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他辦出來的事兒,也沒法讓人滿意,淨為自己掙罵了。

 
無論中日雙方都把他當成不會辦人事兒的蠢材。

 
日本人恨他腦子不好使。

 
同胞們罵他良心大大的壞了。

 
而寧衛民的那一車西瓜和一車玉米,可真是救了這個後勤幹部的急。

 
這漂亮的一手讓他豁然開朗的同時,也不免肅然起敬。

 
於是專門跟人打聽了這事兒到底誰辦的,然後誠心誠意去跟寧衛民請教。

 
而在寧衛民好為人師的點撥下,幹部終於懂得所有的供給上,當以有備無患和飲水充足為先。

 
劇組整體的餐食當以方便為主,而便宜和好吃也不是化解不了的矛盾,對於劇組人員區別三六九等,給予一定特殊照顧也未必就會招人罵。

 
就這樣,外景地的伙食和物質供應工作,幾乎一夕之間有了質的飛越。

 
第二天,這後勤幹部就申請了一輛麵包車,準備了二十個搪瓷桶的開水,分兩次給送到了外景地去。

 
然後輪流往復,這天這車就不幹別的了,專門管拉桶和送水。

 
同時也算班車,能借著送水拉桶的活,再為劇組臨時接送個人或者買點東西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