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九變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手段高明的皇太極!

“本貝勒無能,進攻京師失敗,還折損了不少人馬,請大汗責罰!”

“欸,漢人有句話說的好,勝敗乃兵家常事,鑲藍旗這次只是小受挫折罷了,阿敏哥哥不必過於介懷了!”

“兵敗者、必受罰,這可是咱們女真人的鐵律,還請大汗責罰!”

“哈哈,律法再鐵,不及兄弟情深,阿敏哥哥不必自責了,快坐到本汗身邊來……來人啊,取美酒來,為二貝勒父子壓驚!”

……

阿敏原以為著,自己這次打了敗仗,肯定要受到懲罰的,不僅要被臭罵一頓,還得削減幾牛錄兵馬!

萬沒想到,皇太極不僅沒削減自己的兵馬,甚至連一句難聽的話都沒說,還讓自己坐在主位旁邊,擺酒壓驚、好言安慰,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說,自己之前猜錯了,皇太極並不想收拾自己?

……

阿敏猜錯了嗎?

的確猜錯了,其實皇太極並不是想收拾他,而是要置他於死地!

皇太極為何要這樣做呢?

這事得從四年之前說起了。

四年之前,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兵敗,並被明軍的紅衣大炮轟成了重傷,後因傷勢太重、火毒發作身亡,而在臨死之前,並沒有留下遺詔、遺言,明確的指定繼承人。

於是乎,為了爭奪汗位,各旗的旗主、貝勒發生了激烈衝突,差一點刀兵相向,其中又以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人爭奪的最激烈了。

爭鬥的結果是,皇太極憑藉精明的頭腦、高超的手段,打敗了其他競爭對手,登上了汗王的寶座。

問題是,皇太極雖然當上了大汗,可地位並不穩固,隨時可能被其他人推翻,其中又以三大貝勒的威脅最大了。

怎麼辦呢?

為了穩定局勢,皇太極違心的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在登基儀式上,主動率領文武群臣,向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行叩拜大禮,感謝三人將汗位讓給了自己。

二是大敘兄弟之情,讓三大貝勒和自己平起平坐。

於是乎,出現了這樣奇葩的一幕,後金汗國的大朝會上,皇太極與三大貝勒並肩而坐,一起接受群臣的朝拜,就像一個國家同時有四個大汗一樣!

有道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皇太極是個權利慾極強的人,自然不想有人與自己平起平坐了,於是在逐步穩固汗位之後,便一門心思的想要收拾掉三大貝勒,而第一個攻擊目標,就是血緣關係最遠的二貝勒阿敏!

新的問題來了,既然皇太極想要幹掉阿敏,這次又為何不懲罰他呢?

很簡單:欲擒故縱!

阿敏畢竟是二貝勒、鑲藍旗旗主,擁有極高的威望和大量兵馬,僅僅打了一次敗仗,就對其進行懲罰,最多削減幾個牛錄的兵馬罷了,那樣只是傷其皮毛,無法動其根骨,還會遭到阿敏的強烈反彈,弄不好就是一場流血兵變。

因此上,皇太極沒有處罰阿敏,而是一面故做大度的原諒了他,一面準備設下陷阱,讓阿敏繼續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