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森研心 作品

第三百零九章 祁翰飛的斯諾克哲學

之後是常規的操作,打進一顆低分值綵球後,祁翰飛將白球控制到了下半臺。

 
凌志注意到,祁翰飛是右手拉桿長短控力方式,出杆時候的前後停頓都比較一致,節奏感非常強。

 
此人確實是高手,尤其是在不說話的時候,整個人露出的那股認真專注、不緊不慢的氣質,能夠顯示出他在這項運動上有著十足的功力。

 
可惜了,就是長了一張嘴。

 
把外圍幾顆紅球收掉之後,祁翰飛已經領先了28分,此時,白球正停在黑球點位右邊靠下的位置,進攻黑球的難度很大。

 
但是此刻的祁翰飛節奏一點都沒有亂,凌志甚至都沒有感受到他在打這顆黑球之前有絲毫猶豫!

 
隨著一聲脆響,黑球落袋,紅球堆被白球撞散,局面變得豁然開朗。

 
之後的擊球過程非常順利,祁翰飛不慌不忙地將檯面上的球全部清掉,一杆單杆130誕生了!

 
這應該是目前賽會第一高的單杆得分!

 
凌志仔細回憶著祁翰飛的擊球過程,即便是打到後半段,他也沒有加快速度,運杆的節奏沒有絲毫改變!

 
這讓凌志想起了多年前職業臺壇的一位叫做宋沙瓦的選手。

 
那位選手出生在華夏南部的一個小國,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最終拿到了職業資格,去到了鷹國打比賽。

 
他的出杆動作十分具有特色,在趴下去之前,他就已經擺好了出杆姿勢,確定好了大臂抬起的位置和左手手架延伸的長度。

 
之後趴下來擊球,手架和大臂的相對位置也不會有絲毫改變,只需要調整小臂擺動的幅度即可,這使得他的出杆帶有強烈的儀式感。

 
這種儀式感並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因為,這是獨屬於他自己的擊球節奏!

 
祁翰飛雖然不像宋沙瓦那樣誇張,但是,他對運杆節奏上的掌控本質上跟宋沙瓦獨特的出杆動作是一個道理。

 
他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打法!

 
鄧家豪說得沒錯,對陣眼前此人,果然是一場硬仗!

 
“斯諾克準則之一,即便是打到最後一顆球,也不能輕易秀杆法!”

 
“斯諾克準則之二,準度不夠,走位來湊!”

 
看著凌志又在默默地發呆,祁翰飛又開始主動跟凌志搭話,不過這一次,他搭話的內容有些特別。

 
“嗯?不應該是走位不夠,準度來湊麼?怎麼到你這裡反過來了?”

 
一般來講,對於絕大多數球手,甚至包括職業選手來講,對於走位的掌控都是弱於準度的!

 
如果一位選手的五芒星圖裡,進攻拿到了9分,那麼圍球所得到的分數往往會低於9分。

 
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圍球依賴於準度,如果準度不行,走位自然不可能太過精確。

 
所以凌志才對祁翰飛給出這一完全相反的論斷而感到意外!

 
走位不夠,用準度來彌補,才是大多數比賽的常態。

 
“怎麼?有問題嗎?正是因為我準度不行,才會拼命練習走位,儘量讓自己不要進攻難度球,不合理嗎?”

 
“額......這......聽起來還算是有點道理。”

 
“對吧,怎麼樣?想學不?想學的話,我把我珍藏多年的斯諾克哲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不過,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