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舞春秋 作品

第1271章我只出一半

  良久,白承恩擺了擺手道:“算了算了。”

  “明天。”

  “明天如果他們還敢放我們的鴿子,以後就算他們求著跟我們合作,我也不會搭理他們了。”

  白承恩氣呼呼的道。

  江洋抽著煙,靠在椅子上笑了:“你是在安慰我,還是在安慰你自己?”

  白承恩微微一怔,隨後擰過頭去沒有說話。

  他明白江洋的意思。

  今晚德方來的這支技術團隊,不止一家公司在搶。不僅是在華夏,全世界都在想辦法爭奪。

  他們之所以回來華夏尋求合作,是因為看中了華夏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貧窮,落後,以及巨大的消費性價比差。

  當今之華夏,所有跟科技相關的產品,尤其是各種工業機床,電子芯片,以及眼下的汽車行業,如果老百姓想要享受國際上同樣的產品待遇,就需要付出同等價值數倍甚至十幾倍的消費才可以完成。

  就比如說配備同等科技功能的汽車,在某些國家的消費者只需要花費購買5000袋大米的錢,但是在華夏,消費者卻需要花費購買10000袋甚至更多的錢。

  與某些資本發達國家相比,同等購買力的貨幣所對應的科技商品,華夏人是相對吃虧的。

  這跟華夏保護國有企業的正策有很大關係。

  上有正策,下有對策。

  老外們很聰明,自然是看到了這裡普通白紙一樣的巨大市場。

  國外品牌想要在華夏境內發展,就要遭受到嚴格的篩選以及多項防火牆的格擋,這導致他們的價格彪增,主導市場沒有任何的優勢。

  而這些技術團隊們在國外享受到的或許是很普通的待遇,但是到了華夏,加入了華夏境內的公司,那可就大不相同了。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迫於這種大環境下,一些取得成績的外國研發團隊會想方設法的加入華夏合資公司去發展。

  在他們看來,華夏就是一片人傻錢多好忽悠的市場。

  隨便一項很普通的技術,拿到這裡都能成為很大的賣點。

  如果再加上些煽情的廣告詞,那麼賣火一項產品就指日可待了。

  關鍵是,他們在國外或許只能做技術研發團隊,拿著一些普通人覺得或許還不錯的薪水。

  但是到了這裡,很有可能成為一些企業的股東。

  甚至是某些大企業的第二大股東,以至於老闆,那也說不定。

  這些團隊很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