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五章 艱難轉型

“每一臺j機都是錢啊!一臺至少給你1ooo塊錢利潤,少生產一臺,就損失1ooo!1o臺就是1萬利潤,一個月少生產幾百臺,幾十萬的利潤就打水漂沒了!”

放棄原本盈利的業務,轉型生產j機,也是因為j機的利潤更高。

生產電子錶,一隻電子錶只有幾毛錢最多一塊錢的利潤,完全靠剝削廉價勞動力,才能賺點辛苦錢。但是,如果想要提升產能,工人數量將會無限膨脹,風險也劇烈增長!

函數計算器,代工利潤已經漲到了6o塊錢以上。平均每名工人勞動創造的效益,至少增長十倍以上。

至於生產j機,一臺代工費1ooo塊錢,相當於14臺函數計算器的利潤。一旦工人逐漸適應這種轉型,那麼,生產效率和人均產值,肯定遠遠過函數計算器。

這就是科技含量更高,創意更高帶來的附加值提升!

同樣是勞動,生產每隻利潤1塊錢的電子錶,需要生產1ooo只才能趕得上一臺j機的利潤。

而生產一臺j機所付出的勞動和成本,肯定遠遠低於1ooo只電子錶!

顯卡電子確定了未來要走大規模代工的路線,目前擠在工業大廈中的狹小廠房,自然是不能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

所以,鍾健花了血本在荃灣租下一間佔地面積達2萬平米的舊工廠,加上宿舍和辦公樓是多層建築,工廠的建築面積至少有三四萬平米。

原本這是一家塑料花工廠,但是塑料花行業繁榮的時期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到了七十年代已走下坡路了,發達國家的辦公室都喜歡用盆栽植物,而不再青睞塑料假花,即使是香江本地也不喜歡塑料花,所以這個行業就隨著人們的喜好轉變而衰敗。工廠經營不划算,原本的工廠主自然是決定歇業,把廠房租給其他人穩賺租金。

當然了,租金也不便宜,鍾健花費6o萬元的月租,才租下工廠,計劃將香江的工廠逐步擴張到1ooo人規模。

搬遷到新廠房之後,鍾健迅速的開始招工,一口氣招5oo人,不要新人,只要熟練工,最低月薪標準也提到了2ooo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