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

    “夏賢弟,”衛懷拿著一札文書,停在思和書院的庭院當中,“如若萬和順因此大發雷霆,咱們的改革之事恐就徹底荒廢了。我們得想清楚……”

    “及民兄,我們要爭的不僅僅是一個典簿的官位,這還關乎著仲方的榮辱。我們什麼都可忍得,獨不能準他在我們兄弟頭上踩一腳!”夏元龍在此事上表現得異常果斷,斬釘截鐵地說道。

    衛懷雖仍抱著顧慮,可一見夏元龍這般不留餘地,便也咬了牙、鐵了心,直奔自新堂而去。

    “諸位應該都知道了楊副盟主亡故的消息吧?”

    衛懷走進堂內,兩旁的儒士們紛紛為他讓開道路。

    “當然知道。”

    “那你們覺得,他為人如何?”

    “楊公是真君子、真豪傑!”一位年邁的老儒答道。眾人也都一致地點頭。

    “可如今他的典簿之職卻被官府無故撤免去了……這就是對他天大的侮辱!”衛懷憤憤不平地將捧在手中的奏書扔在方桌之上。

    “竟有此事!他萬和順憑什麼這麼幹?定要給楊公找個公道!”眾人說罷,都喧譁鬨鬧開來。

    “且慢,且慢。”夏元龍走過來,平撫著眾人的心情,“休要亂了秩序!”他大喊道。

    “你們看見這份奏書沒有?這是我衛懷準備上呈王爺的。若有想為仲方打抱不平者,且不畏艱險,俱可同在下聯名請奏!”衛懷伸手抓起那封文書,指了指上面的幾行蠅頭小字,上面寫著:

    ‘南京國子監祭酒衛懷恭拜建康郡王。近聞府公因典簿害疾,罷其職位,以使彼安心養病;今典簿既沒,理應歸之,然尚不見府公有復其官之意,深為沮氣。典簿為某之屬官,一日不定,則監內一日不得居安。伏望府公早決商議,莫失信於官民也。’

    “我這就把我的名字寫上!”那位老儒看畢,拿了支筆,在這文書的結尾附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們也寫!”又有幾個人站出來了,在衛懷面前署了名。

    緊接著,眾人都呼嚷起來,前撲後擁地來爭署己名,無一人顯露出膽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