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

    張老媼隨著卓冷屏跋山涉水,生怕被官兵緝捕,故一路上都不敢安歇片刻,只知道跑得越遠越好。

    她們風餐露宿,也不知行了多少路程,看了多少日月,終於在一個小縣城內安歇下來。

    母女二人問了幾家客棧,均不許雜人於此住宿,便只得又行了一段路,才找到一個勉強容她們入住的所在。

    二人在店內吃過飯,聽那駝背的店家說,此地名為泰州,原先還算富饒,因兩年前遭了賊亂,如今已近於荒涼了。他還言道,這泰州從那以後,主政的長官不是橫遭大禍就是官運不濟,都漸漸傳成一個不祥之地了,哪裡有人敢到這來?還有多嘴的人說,在這裡任官,就代表著仕途一蹶不振了。

    卓冷屏對此不感興趣,光點頭稱是,聽過就忘罷了。

    “話說姑娘啊,你最好在此登上名姓,若官府詳查,我也能搪塞過去。”店家拿出一本賬子來,倚在桌旁說道。

    卓冷屏給母親使了個眼色,便轉頭笑道:“這個我們自然省得。”

    “名字。”店家從褡褳裡拿出只筆,說道。

    “朱秋光。”

    “那位老太太?”

    “我姓李。”張老媼微笑著說道。

    “哪的人?”

    “南京……”張老媼說到一半,突然止住口了。

    卓冷屏忙接道:“南京附近的鎮江府。”

    “好……鎮江府是吧……”他慢慢地寫起來。

    “這就好了。不過你這女子住店是有些不方便,最好注個男名才行。”

    “我這名兒也可作男人看待吧?”

    “說的也是!”店家輕快地收了賬子,說道,“還有,我這店小,你們住的地方可能破舊些,能湊合就湊合吧。”

    “我們也曾過苦日子,受點委屈也不打緊,您放心就是。”卓冷屏恭敬地說。

    她母女倆進了屋,見這周遭的牆壁皆是木板搭就,上面還有些許刮痕,以及那種像是被煙熏火燎過的痕跡,極為髒亂。

    卓冷屏扶著牆,牆板也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似乎不甚結實,好像下一刻就會塌陷一般。

    她走近床榻,見這床是用木頭支起來的,上面墊著一堆枯草;晃了晃,也‘嘎吱’地響了。

    “母親,這架床不穩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