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

    啪!

    蘇州知府一抖手,那塊油亮的醒木便砸在桌子上。

    “參政書院院長朱澈,汝來為議何事?先與諸位說明。”

    朱澈頷首,當即講道:“本院設立之初衷,便是為了這蘇州府能欣欣向榮,穩定地發展下去。之前因為一些誤會,我們與官府發生了許多矛盾,但那也是外人挑撥,絕非在下的本意。從今往後,我院就斷絕和南京衛懷的關係,願請府臺派官到書院上任,監察眾人言行,使事事遵循律法,不致引出亂子。”

    這話如同晴天霹靂,堂外的百姓紛紛議論開來,一陣喧嚷的浪潮,幾乎蓋過了一切聲音。

    宋章急忙止住眾人,朝著他們喊道:“各位百姓,你們先且不要騷亂。仔細想想,這官府嘛,就是搭棚的柱子,書院就是棚頂,沒了柱子,這棚子就搭不起來了。南京的衛懷不曉得這個道理,故而累年無功,只作筆墨之文章,是搭不好棚子的。”

    這話卻是合情合理,剛才的抗議聲已消失了不少。

    堂上逐漸安靜,知府又拍了一下醒木,繼續問道:“所謂‘派官上任’,到底需派幾人?謂何官名?權力究有多大?”

    朱澈奉命答道:“稟府臺,只派一人足矣。然其官何名,非草民所能定奪,唯賴官中之意。至於第三個問題,我等早有安排:此官與院長平級,且不得擅自命令書院籍人,必須與院長合計,方得施行;素日亦不參與書院討論,獨可處理上呈文書,斟酌之後,轉交衙門。此皆王鹽課所出的辦法,如太苛刻,還請大人指點。”

    旁邊坐的幾位官員漸漸按捺不住,正要起身辯駁,見王鎮圭望知府一使眼色,知府迅速反應過來,打斷了這次本該開始的辯論:“朱先生之言句句切要,我看亦無不妥之處。這書院與我蘇州士民息息相關,正是利民之舉,當為先生批准。”

    朱澈等大為歡喜,府臺便叫書辦,將記錄話語的紙張拿來,親手寫了個大大的‘準’字,然後蓋上官印,交至朱澈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