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

    那師爺思來想去,終於得了一個法子,乃與石一義說道:“都督可先聲張邊境無事,不需朝廷再多關心,再用金銀伺候那幾個隨行太監,以及員外郎等官員。如此,其眾多半拿了好處,必然皆順著將軍的心意,去勸葉永甲回京。量他一個侍郎,怎敢違逆眾心!”

    石一義甚贊此計,說道:“這話果然不錯。那幾個太監都是沈公公的人,與我同為柳公做事,的確能說上幾句話;至於兵部的兩名員外郎,實在不明他們的底細,還是謹慎為上。”

    師爺晃了幾下腦袋:“大人,世間沒有人不愛財的,白花花的銀子擺在他們面前,自然便回心轉意,何來探明底細之說!”

    “這道理再淺明不過了,是本督想得太多。”石一義大為釋懷,方才的憤怒已煙消雲散了,“此事明日就付與你辦好了,務必要料周全。”

    師爺自然捨不得這立功的機會,連忙答應一句:“遵命!”

    到了明日,師爺還在操辦著贈禮之事,下人於廳上伺候石大人吃茶,本以為可忙裡偷閒,誰知管家登上堂,開口便說門外葉侍郎求見。

    石一義心知並非好事,悶了片刻,只好令人帶著他進來,自己則正襟危坐,把麵皮緊皺,做出一副兇惡模樣。

    “下官參見石都督。”葉永甲先作了揖。

    “場面話不需講啦,”石一義把腿架起來,讓僕人們捶著,“敢問大人這麼早前來,到底有何事相求?”

    “下官欲復訪宣化。恨昨日不曾看全,若這般回去,難以向柳公交代。”葉永甲的眼睛向上輕瞥,已見石一義有些失色。

    “葉侍郎啊,”石一義急教奴才們退去,“不是我抗旨不遵,然而邊境無甚大亂,多看幾眼亦是一樣,至於朝廷那裡,石某自然為您搪塞。”

    葉永甲故作驚訝:“不可!柳公登位丞相,需以宏圖大略示與眾臣,鞏固威望。若實無一弊可究,那在下回去受點責罰就是;若您幫我說話,免不得一起頂罪,在下可不願牽扯無辜,使將軍蒙受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