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三)

    坐在下首的二人互視了一眼,終於明白了晏溫的意圖,便齊聲答道:“晏相立意深遠,我等大為敬服,願竭力助您施行新政,縱有刀山火海,亦不敢輕言推辭!”

    晏溫笑道:“我這個所謂‘新政’,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絕非刀山火海之險,但也需諸位處處留心,用出十分的謹慎。我只求你們做到這一點,其餘的問題,紛紛不在話下。”

    “大人素來懂得剛柔並濟,今日這番話語,鈕奉相是斷斷說不出來的。幹大事還得您這樣的大家來做。”洪立慎連忙附和。

    晏溫見他已然挑明瞭自己的本意,便不再心存隱諱,直截了當地說道:“我不是個喜歡冒險的人,但如今忽與你們講起改革之事來,此為何故?二位想得沒錯,正是因為奉相一人。他所行的新政,只為私利,不求天下之公,不知耗了工、戶兩部多少錢糧,到頭來卻行不徹底,你看現在,閉口也不提收復城池的事情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自己增添政績,心意全不放在治國安邦上面。任由這樣的風氣遍佈朝野,不說你們不答應,我也不會答應的!”

    “至於本官的新政,則力求治本治根,決心來一場興復古學的大改革!欲理國家,必先正其風俗,風俗詭詐,法度也就無從談起!”

    儘管他在慷慨激昂地陳詞,可二人一聽到‘古學’二字,滿溢笑容的臉上突然僵住了,刷地一下白了;晏良瞬間觀察到了他們的異樣,便輕輕敲兩次椅子,試圖讓晏溫聽見。

    晏溫的耳朵還是好使,他用餘光一乜弟弟,見後者向旁邊甩了甩頭,順勢看去,便看到二人緊張的面容。

    他暗自笑了笑,又把舉起的雙手按回了椅把上,沉默片刻,方才再度開口:“諸位平日都見慣了我老成持重的一面,大抵是驚訝於這條方略的不切實際吧?”

    洪立慎剛才好一頓奉承,哪知道他能講出這些漫無邊際的道理,心裡好一陣後悔。但畢竟自己的聲音喊得最高,此時只得硬著頭皮回答:“小人與晏公乃雲泥之別,怎敢妄加指摘!不過是有幾分疑惑罷了,請您賜教。我讀書時,亦曾知先周詩書禮樂,無不具備,風土人俗,淳樸懷德,但自郡縣立制以來,郡守治民如同奴隸,已不復存前代之政矣。如今更是大勢已成,無可挽回,不變制而變俗,恐怕難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