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

    鈕遠走近前去,在他身邊踱著步子:“你就和傳信之人說,‘朝廷國策已定,不得速改。百姓雖然苦了些,但到底是一群庸碌之輩,縱算死傷幾個,無足掛齒。至於民變之事,料是奸猾官吏誇大事實,或是不明國策,擅自亂行,激之成變。這兩種人都是國家的禍害,應當依律治之,不許過輕過重,失了公平’。”

    “小的領命。這就去回答他。”

    洪立慎苦苦等了數日,卻只得到鈕遠這樣敷衍的回覆,胸中鬱悶至極。看來朝廷那裡是指望不上了,他只能對當地官員三令五申,說明都省絕無干預之意,凡事叫他們自行定奪。二巡撫看他閃爍其詞,依舊不願承擔責任,各自心如死灰,拜辭而去。

    所幸他們管內的百姓還未鬧到造反的地步,就被增派去的一隊隊官兵嚇唬住了,一些鬧事的州縣頓時消停不少,勉勉強強地向官府的命令低下頭,集體被遷徙到沿海屯田。

    這一路的路途雖然不算遠,但抵達目的地之後,官員逐一清點,才發現隊伍裡的損失已十分慘重。這些百姓大多貧寒,本來便無幾畝田產,到了臨秋時節,更沒有多少餘糧了,而官府又不撥一釐一毫,就這樣捱餓受寒,哪怕因此染了一點小病,對他們來說就已是不治之症了。可官軍為了應付上差的嚴責,並不願透露出一絲憐憫,使死勁地催促他們行進,任憑一種恐怖的哀嚎聲瀰漫在整個隊伍當中。於是,越來越多的百姓倒在了崎嶇泥濘的道路旁,不知是昏是死,便在眾人驚恐的目光中滾下土坡,躺入草叢,濺起一陣泥水。

    在陰冷的霧氣籠罩的天空下,夜晚也處處顯現著詭異之色,沒有人可以安睡。到處都能夠嗅出難聞的惡臭,官兵們忍不住了,半夜從營帳內爬起來,在荒郊野外架起火把,準備挖出一個土坑,已埋葬周遭數里的屍首。他們操著鐵鍁,費力地挖掘著又溼又硬的泥土,卻睏乏得沒有力氣,一雙眼睛只是睜出一條線來,昏昏沉沉地看向地面。可他們誰也睡不下,畢竟周圍不僅有蠅蟲的嗡嗡響聲,還有營中婦女的哭聲,病人撕心裂肺的痛叫聲,又伴隨著不停歇的乾咳,無數雜亂的聲音在耳邊天翻地覆地攪著。可是孩子的哭啼聲卻不太聽見,有名兵丁幹活累了,回營內歇息時,見一位如同骷髏的老嫗睜著血紅的眼睛,盯著草蓆上的一名嬰兒,這嬰兒看起來甚至不到四斤,渾身發黃,張著嘴,不言語,仔細一看,才發覺是個死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