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 作品

第五十章 燒腦的維度推論

“我也是才冒出來這個想法……”艾森一邊思考一邊回答,“人們一直在說四維時空的另一個維度是‘時間’,連愛因斯坦也這樣認為。但是,假如按照人們現在對維度的解讀,零維空間只是一個點、一維空間只是一條線、二維空間是一個平面、三維空間才是現實的立體的世界,那麼,為什麼四維空間必須是以‘時間’作為額外維度呢?”

“因為萬物是在不斷變化的,而時間記錄了它的變化。”

“這個邏輯有點牽強,難以自圓其說。你想啊,零維空間的那個點有意義嗎?沒有!它只是一個完全抽象的點,沒有任何尺度,也根本看不見;如果它能被我們看見,那就是有尺度的,就不能算零維。一維空間的那條線呢?也是完全抽象的一條線,我們也根本看不見;因為它雖然有長度,但不能有寬度,只要有了寬度,它就不能算一維。二維空間的那個平面也是抽象的,因為它不能有任何厚度,否則就不是二維——人們目前也只能用投影來表示二維空間的存在,但也只存在於‘理解’的範圍內。只有三維空間,我們才能看得見摸得著,用哲學的概念來表述,是物質的,是構成宇宙間所有物體的實物和場。”

“你只是在說尺度,沒有說它因時間而變。”

“你說得對!不過我想問,時間既然對三維空間有作用,那麼它對零維空間、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難道就沒有作用嗎?”

“……”丁雨詩一時無法回答。她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她一直也認同零維空間、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僅僅是抽象概念的說法,所以從來沒有想過時間與它們之間的關係。

“零維空間過於抽象,我不好表述。”艾森繼續說。“但至少我認為在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也應該跟時間有關係。比方說,一維空間的這根線條是由無數個零維的點構成,上帝在畫這根線時,隨著時間的延長,他會不斷畫出新的零維的點,從而使這條線段變長。所以,即使是一維空間,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時間與它的關係。同理,二維空間更是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時間能被認為是空間的額外維度,為什麼它只能作用於三維空間並使它升維到四維空間,而不能作用到一維或二維空間使它們實現升維呢?事實上,在一維或二維空間中,無論它們是多麼抽象,‘時間’理論上應該是存在的,但人們卻不認為一維加上‘時間’後就成了二維、二維加上‘時間’後就成了三維,反倒是認定一維只能加入另一個方向維度才能變成二維、二維也只能加入另一個方向維度才能變成三維,但這個方向維度卻不是‘時間’的方向。假如‘時間’是一個維度,那麼這樣是不是對一維和二維‘不公平’?”

“所以呢?”

“所以,我認為我們所說的‘時空’,只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它只對應時間作用而存在;而在廣義上,無論是一維、二維、三維還是多維,都應該稱之為‘空間’而不是‘時空’。‘時間’根本就不能算作四維空間的額外維度!愛因斯坦他們搞錯了!”

“於是你才認為‘意念’可能是空間的另一個維度?”

“至少這是我們思考和認識多維空間的一個方向。”艾森越說越興奮。“如果我們把‘意念’認定為空間的另一個維度,那麼多維空間就可以理解為:它是由無數個平行空間所構成的、只能憑藉某個人或某個特定群體的意念才能交互和‘穿越’的空間,而不能簡單理解為四維、五維或是更多維度構成的所謂‘時空’。”

“你的意思是說,艾彬和‘邊際空間’就存在於你所說的這個‘多維空間’的另一個平行空間中?而你正好能憑藉個人的意念與他們交流?”

“可以這樣理解。”艾森嘆了口氣,經過片刻的停頓,語速開始變慢了。“我們以前所接受的哲學思維是,物質與意識,或者說存在與思維,是形成世界的兩大主因。我們通過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與客觀事物接觸,產生各種意識和概念。因此,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世間萬物,或者對世間萬物的理解、解釋和感受,都是由我們各自的內心決定的,你心裡怎麼想,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所謂‘相由心生’。這不是唯心,它本來就是客觀現象。人類生活在三維物體和‘意念’所構成的四維空間裡,每個人在自己獨立意念的驅使下觀察三維事物、在大腦中形成所觀察事物的‘三維投影’,並最終形成他對世間萬物的認識或者稱之為世界觀,這個世界觀其實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世界觀。對於一個群體,社會的主導者則需要通過引導、教育等方式,首先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他們的意念並達到長期固化,從而形成統一的意念,使他們在這個統一意念的驅使下去觀察和認識事物,這樣才能在每個人的大腦中形成所觀察事物的相同‘投影’、並最終形成這個群體的共同的世界觀。個體由自己獨立的意念驅使去觀察世界,群體則由事先已被主導者統一了的意念驅使去觀察世界,兩者不同的是他或他們由什麼樣的意念驅使,相同的則是最後都在各自的大腦中形成了所觀察事物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