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官人 作品

276章 猶存一念,三界空虛(自傳)五

我雖然只是個還未領悟大乘佛法的小緇流,關於三教間的恩怨糾葛,我多多少少還是瞭解一些的。

所謂江湖廟堂,三教為長。

在陰陽家所謂的大九洲內,不管是中洲的大漢、南面的驃越、北面的大秦、西面的西域南北道,又或是東面尚未完全開化的倭國,都對三教崇敬有加。

原因無他,只因儒教、佛教、道教三教的教義、理念、門徒數量和社會影響力,對於執政君王鞏固皇權,助益極大,皇權藉助三教鞏固基石,三教倚仗皇權持續壯大,這讓三教在幾百年來,就如同三個從山巔滾落的雪球,越滾越大。

三教鼎盛如此,天下各處便出現了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道門聖人、佛教大師、儒家魁首,在各地備受尊崇,聲望絕倫,諸如一顯的師傅一禪大師、儒家大擎蘇御等人,在江湖上甚至達到了一呼百應的威望。

遙記十年前,中原地區恰逢大旱,百姓無糧可收,一禪大師在白馬寺聽聞消息,毅然下山北上,硬是說服了大秦的強勢君王苻毅,從秦國牽回了五千只羊,短暫化解了危機。

就連苻毅這樣殺伐果斷、冷血無情的君王,都不管輕易觸犯三教逆鱗,三教的威懾力,可見一斑。

對外,三教絕世無雙,對內,三教之間,也是齷齪重重。

佛教自西域傳來,在那裡根深蒂固;大漢自武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在中洲可謂如魚得水,相比儒家和佛教,本土出身的道門,以方便秉持道法自然不願入仕,一方面出於無枝可依的客觀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則如無根的浮萍,四處飄零。

直到神武帝時期,道門在寇謙的帶領下,一部落腳大秦,創立靜月天宮,併為大秦改變風土氣象,被大秦頭狼苻毅拜為國教,道門在萬千世界中,才算有了政治同盟和堅強依靠。

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三教這三頭猛虎。

道門在大秦‘一道成快’,儒家和佛門在大秦的日子,可就不那麼好過了。

儒家素來鄙夷大秦為蠻夷之邦,所以並沒有在秦國花上多少心思經營,與之相反的是,素來講求‘天下一家’的佛門,他們在各國都頗有根基,‘各國’中,自然包括了秦國。

統率大秦道門的寇謙,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在大秦朝堂站穩根基後,立即著手排斥佛門事宜,通過說服君王、煽動百姓、把控輿論、製造事端,佛門子弟在秦人眼中,很快變成了一群坐吃山空的國家蛀蟲。

大秦君民憤恨,在幾年前,頭狼苻毅下達了一道決定佛徒生死的命令,滅佛令。

這也就有了方才我在枝離村所見一幕。

......

此刻,我一個佛門中人,被百餘秦軍層層圍住,以我對秦人的瞭解,這片小樹林,應該就是我的葬身之地了。

明知必死之局,我的心中陡然生出決然之情。

聽到那持錘校尉問話,我臉若會紅,雙目圓瞪,厲聲反駁,“哼,既然你說我是南渡和尚,有何證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