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當歸 作品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佈局之人

上一次天人之爭,李言初強弩之末血戰天人,李洵也在暗中窺測此事,可他並未出手。

李洵聞言皺眉道:“天王鼎都未曾鎮壓他,可見他氣運未敗,我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苦與他再戰。”

文覺和尚笑道:“你天分太高,修為太強,還學了斬三尸之法,總以為個人修行與人間大事儘可握於手,可世間沒有兩全之事,你怕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

李洵聞言沉默。

這位來歷神秘的僧人居於他身軀之中,可猜出他內心想法。

李洵修為超絕,不光要飛昇仙界,還要破掉當年那些人的棋盤。

“曾經我韜光養晦,以為我會是人間第一人,被他們選擇,日後坐鎮人間。”

“可他們那一次選的不是我,我只能轉世重修斬卻三尸。”

“可當我悠悠醒來,大夏王朝已滅,大爭之世即將到來,洞天福地相繼現世。”

“我以為他們這次選的是我,可是,他們卻選了那個小道士!”

李洵此時神情極為平靜,眼中卻有不甘之意。

“我才是那個應劫之人,天下應該我一肩挑之,他們既然不肯給,我便壞了他們的棋局!”

文覺和尚說道:“你說的他們就是當年封印洞天福地的人?”

李洵點頭:“不錯,當初我便學諸般法門,無一不精,遍尋古籍,知道人間隱隱有幾人在操控風雲,可是我訪仙無路,最後只能自封於墓中,修斬三尸之法。”

李洵是大夏時期最風流的侯爺,韜光養晦,暗地裡卻是一名煉器大宗師,修為超絕。

他從古籍中得知,後世必有劫難,會有應劫之人應運而生,

他認為應該是自己,因為他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天驕,

可是卻遍尋無果,終其一生不入仙門。

文覺和尚淡淡道:“你的執念竟然如此之深,看來近來你又查到了些東西去了。”

“不錯,既然他們不肯給,那我就自己拿,我掃平洞天福地遺蹟,將其全部釋放,又接引天人下凡,便是為了逼他們出來!”李洵說道。

文覺和尚道:“你們這一界的事我不知道,可若真有人佈局如此之深,有沒有可能你如今也是在局中?”

李洵眉毛揚起,斬釘截鐵的說道:“不可能,我已經斬掉三尸,無人能算準我!”

他生的劍眉星目,此時意氣風發。

文覺和尚聞言便不再說話,片刻後嘆了口氣:“起初我以為你扯出這麼幾人是為了讓我不願沾染因果,提前離開,怕我佔你的身子。”

“何況才我的確感受到你有極深的執念,若真有這麼一夥人……”

話音落下,李洵體內走出一個年輕僧人,方面闊耳,儀態威嚴。

他身上穿著僧袍,氣息非凡,如同山嶽一般。

李洵挑眉。

為啥體內這個存在走出來了?

方面闊耳的年輕僧人走出來:“下界雖然大道殘缺,可人間修士也不笨,你為人心機如此之深,我還是遠離你,免得你被殺的時候濺我一身血。”

言下之意,竟然是要離開!

李洵平靜的說道:“我以為以你的境界不會在乎這些事。”

此人來歷神秘,又寄託在古老號角之中,已成他心腹之患,竟會如此輕易離開?

文覺和尚似乎能察覺他心中所想,淡淡道:“借你身軀溫養已然恢復許多,可我也救過你,你我互不相欠。”

李洵不自覺的握緊古老號角,暗中運轉神通。

文覺和尚道:“這號角本就是你的,無需擔心,貧僧去也!”

話音落下,他一步邁出,轉瞬間消失無蹤,

神足通,一步便是數萬裡。

李洵目送他遠去,心中暗道:“此人修為極高,本可作為助力,但留在身上終究是個禍患,如今離去倒是一件好事。”

只是他耳邊又迴響起文覺和尚的話,頓時皺眉,

“個人修行與掌握人間事,我都要握在手中,偏偏就要兩全。”

李洵先前一戰之後另有突破,這是他不願與李言初死戰的一個原因。

當時他未曾煉化手中的仙器,也未印證手中功法。

“假我一些時日,即便是找到暗中操控人間的幾人,亦能殺之,再者,殺人之事簡單不過,何須我親自動手。”

李洵雲淡風輕。

文覺和尚未曾與他爭奪古老號角,他依舊可以藉助這號角之力,修為極強。

此時,他將書寫好的黃裱紙投入神龕之中,準備取出那號角,引天人下界。

“憑這血海深仇,我就不信引不來更強的天人。”李洵心道。

他身上依舊有濃郁的遮蔽之力,也不怕被人算到根腳。

可就在此時,天邊驟然有一抹青色身影破空而來!

這是一個俊朗道士,腰間懸佩長刀,氣質卓然。

李洵瞳孔驟然收縮,心中一凜:“不可能,他為何會尋到此地!”

李言初先前在青雲觀誦讀黃庭道經,可是卻忽然從風水大陣圖上感應到強橫的氣息。

見到是李洵在此地,面前還有神龕,

李言初什麼話都沒有說,直接祭出九龍神火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