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三酒 作品

第九百六十七章 知行合一(中)

  對於這家公司,馬老闆他也是聽過的,畢竟是自己所感興趣行業的一家上市公司,馬老闆還是有所耳聞的。

  四號股票,這家公司進入了馬老闆的視線之中,馬老闆就找了相關的資源去研究這家公司,他自己對研究工作確實不太行,那馬老闆就選擇場外求助。

  智者當借力而行,自己能力不行的時候就去協調,能力型的人就去找滿足自己需求的資源,這是很多商場上的人習慣的思路。

  券商的研究所和一些三方機構的消息和研究結果是馬老闆關注的。不過,馬老闆很清楚商業中的爾虞我詐,他並沒有直接相信這些結論。

  馬老闆和其他人關注的點不一樣,馬老闆看的是:有多少家券商研究所推薦買入四號股票這家公司?

  在馬老闆看來,確實有可能為了抬升自家公司的股價,四號股票公司的人和一些券商的研究所的人員進行一些勾結。但是,勾結只能是一部分,市場還是公正的,畢竟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長時間的隻手遮天。

  而且這樣的一個熱門行業,符合國家發展的戰略要求,一定是多家券商進行研究的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認為這家公司股價會漲的券商研究所數量不足,即使一些券商研究所沒有發聲,沒有說他不好,只是不說他好而已,馬老闆也會覺得這裡有問題。

  仔細的關注了一下之後,馬老闆發現,近半年內國內3/4的券商研究所都說這家公司不錯,馬老闆就認同了這家公司,也認為應該是真的不錯。

  至於有沒有可能,這麼多券商研究所都是被收買的?那馬老闆根本不在乎。

  馬老闆自己也知道有這種可能。但是如果要是有,那又怎麼樣?首先,這種可能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本來就可以忽略不計。

  畢竟做任何事情也不能保證100%,這種極小概率發生的事情,如果也要考慮,那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

  所謂謹慎的人,也只不過是比平常人更謹慎而已,大方向沒有問題就可以,誰也不可能做到100%掌控一切。

  做實體的馬老闆很清楚,實體行業中真正的商場上,所謂的掌控一切做的不是預測,而是應對。不是預測會往什麼方向發展,而是對於各種可能都有自己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