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謀士密談

  他們再過幾年就要入朝,此時都在家中。

  將來肯定也入不得朝,不得不說,這就是聞人升必然要引發的蝴蝶效應。

  總之,明眼人太多了。

  尤其是漢末,臣擇君,君擇臣,雙向奔赴。

  荀家人才眾多,各有選擇。

  說他們是有意的也好,無意的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選對了,家世傳下去了。

  聞人升的悄悄崛起,雖然只有十個月,雖然目前還處於萌芽中,仍然引來了諸多。

  畢竟他的崛起實在與眾不同。

  而且又是俯視京畿之地。

  天下大勢的眾多世家,自然會注意到他這一股勢力。

  “其人勢已經成,難以撼動。”荀諶搖頭道,“不需五年,冀州之地,河北所在,必歸其所有。”

  荀家家主微笑著摸著鬍鬚,不發一言。

  相比自家的千里馬,清河崔家空有名望,沒有幾人可稱超世俊傑。

  “其人之才,實在不知所出,觀其治政理軍,皆成體系,其人二十不到,若非妖孽,即為天賜。”荀或疑惑道。

  他自問自己也是才華橫溢,擅長治民,但和這位太行山人一比,從那些商旅中得知的消息,從自家族人中得到的消息,綜合起來一看,他那些手段,只是一個學童而已。

  此時的學者們,還遠遠沒有被禁錮思想。

  就像諸葛亮,從來不歧視商旅,也大力發展蜀國紡織業,作為軍需。….實用第一。

  這也是諸子百家最後一個能發揮光芒的大時代了。

  漢代尊儒學,但並不獨尊,漢家自有制度,以王霸道雜之。

  “難道就無法可制?我觀其人行徑,是要刨我望族之根,世家之基也。”崔成不甘心道。

  荀或搖搖頭:“何為望族?三代好學成之。人與人不同,族與族不同,太行山人不過廣施教化,好學之族,上進之人,自然脫穎而出。”

  “正是如此,吾兄所言甚是,我正想去太行山人那裡求學,只是之前黃巾未滅,道路不靖。”荀諶也是大為點頭。

  他們作為世間的超謀之士,自然對自己的頭腦大有自信。

  深信如果去太行山人那裡求學,自然能大有成就。

  絕對比那些寒門貧民子弟強出無數。

  事實也是這樣,畢竟他們有著深厚的學問基礎,而且有著良好的實踐環境。

  崔成頓時明白了。

  面對太行山人這一橫空出世的真賢者,他們崔家選擇保守一路,敵視之;而荀家則選擇接納學習。

  高低立刻見了分明。

  沒有辦法,他只好道:“我觀其人,自建制度,將來必要代漢,難道兩位也要支持不可?”

  荀諶默不出聲。

  荀或則是皺眉道:“正因其人要代漢,我們才要深入門下,學其道,才能反制之。”

  崔成點點頭,最後還不死心道:“真就無人,無兵,無將可敵之?大將軍,宦官,當今陛下?”

  荀諶搖頭笑道:“太行山人以太行山為根基,廣立山寨,把守險要,開墾荒田,內有泉水,外人以十萬之眾討伐,也足以抗拒。”

  “如今陛下耽於享樂,雄心早消,兩位皇子年幼,內有宦官,外有外戚,爭鬥不休,黃巾一事,已經消耗巨大。”

  “可是各地還有鄉勇,還有各地刺史……”崔成又問道。

  “鄉勇自保有餘,眼光短淺,有長遠眼光者,此時尚無兵權。”荀諶搖搖頭。

  崔成徹底明白了。

  同時深深浮現出恐懼。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這太行山人悄悄落子,就落在了眾多勢力無暇或者不願意顧及之處。

  山地貧瘠,就是雞肋,又有幾人願意為了雞肋,大費周章?

  於是就眼看著太行山人有謀反之舉,也是漠然應對。

  “可惡,這不就和之前的黃巾一事相同嗎?明明幾年前就有人向朝廷示警,朝廷卻置若罔聞……”崔成突然恍然大悟。

  “是啊,朝廷上下,早就沒有了進取之心,只是得過且過。”荀諶有一句話沒說出來,王朝末年,基本都是如此。

  何況陛下還賣官鬻爵,官員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積累買官錢,升官錢上了,哪有人願意耐心除掉禍害?

  “之前平黃巾時,南方湧現一員虎將,乃別部司馬孫堅,孫文臺,或許能夠較量一二,但距離太遠,鞭長莫及。”荀或想了想,又嘆息道。….“呵呵,兄高看那孫司馬了,勐烈有餘,智謀不足,他若與太行山人對陣,只一陣,就會全軍覆沒。根據商人之消息,現在太行山中有精兵兩萬,孫司馬不過精兵千餘,又多為南方男兒,如何在北方山中作戰?不戰則已,一戰必亡。”荀諶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