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快運船行

  除非身上還有任事官的派遣,有著具體實權職權:比如千戶同時還擔任有守備、督司、把總,在外領兵,會看在實權方面有些體面。

  當然到了王朝末期,有兵的武將就大受看重了,不再是這樣沒地位,相反,犯下大錯也會原諒,輕易不會捕殺,而文官即便是巡撫總督,也會下獄處死的。

  這就是風水輪流轉。

  聞人升此時繼續說道:

  “我會給這個商行,發下巡撫衙門的黃旗,插在船頭,以後水面之事,若有勒索者,你們可以報到巡撫衙門來。”

  眾人聽到這裡,心裡微微一振。

  似乎對方並不想直接吞掉自己?

  然而大多人仍舊決定回去之後,就立刻賣船賣家當,趕緊出海跑路。

  反正他們是靠海的,聽說大員正在招人屯墾,乾脆跑過去。

  雖然過去後要遭受瘧疾颱風野人之災害,但總比立刻破家亡人好的多。

  “我觀諸位都不信本官啊,也罷,本官在此言明,每年利潤只取四成,兩成歸巡撫大人,一成歸本官,還有一成歸衙門上下。”

  眾人聽到這裡,反而有些放心了。

  是啊,對方要錢就對了。

  不要錢,那就是要全部吞下。

  看來對方是想細水長流。

  有些人想了想,這樣的話,倒是有了靠山,以後不用提心吊膽。

  而且有了巡撫衙門的靠山,之前的靠山,似乎可以拋棄了。….而且之前靠山也是勒索威逼,從來不讓人喘氣,賺得稍微多點,就會前來索要。

  至於產業經營的好壞,他們決計不會管的,自己破產了,他們再去找下一家。

  而這裡的贊畫大人,似乎是要靠利潤生活。

  有人動搖了。

  “大人如此善待小民,小民敢不效死?”有一家決定咬牙聽從了。

  這是一家小船行,想著即便賣船出海,也難以跑路成功。

  畢竟對方會派兵馬看著。

  這是肯定的。

  聞人升的確請了巡撫標營的士兵,還有當地的衙役,去看管他請來的船行,他們想跑哪有這樣容易?

  聞人升也沒時間搞那些花樣。

  現在東虜已經在蓬勃發展了,勢頭很快就要成了。

  其實明末機會一直都有,然而他們都是缺乏核心優勢,導致難以翻盤成功。

  唯有海路才是利用現有技術、人力、物資翻盤的最可能機會。

  其他方式,說實話容錯概率太小了。

  一不小心就被打崩潰了。

  唯獨海上是女真人根本沒法比的。

  他們至少要50年時間才能追上,而且只要持續打擊,他們也沒有那個時間和機會去追,海上的造船之地,統統打擊即可。

  對方唯一克制海上的辦法,就是遷界禁海。

  其實也有辦法破之,那就是和內河網絡聯繫起來,大造堡壘。

  為何遼東堡壘被破?

  因為是路上交通,陸上被挖掘長壕溝圍困,沒有外援,自然被破。

  但藉助海路+內河交通,外援不斷,自然不用擔心被迫。

  要知道崇禎十三年,錦城才被圍困半年多,隨著援軍被消滅才被攻破。

  隨後在聞人升的威逼之下,最後二十幾家船行,全部都以船隻、人手、私港等入股,最後形成一家船行。

  沒有例外,因為例外的聞人升不會選進來。

  聞人升命名為:“快運船行”。

  隨後就讓人送給這些人一面黃色旗子,上有名稱,如今是明朝末年的背景,所以不犯忌諱。

  放到我大清年間,這顏色就能殺你全家三族。

  就這樣誇張。

  以後就是在船頭上插上這樣一個旗子即可。

  凡是過各種水上關卡,私關,鈔關,除去太監、藩王設立的之外,即便是勳貴,官員,士紳設立的水上關卡都可以暢通無阻。

  靠著這個,就能減少很多成本。

  同時避開檢查後,運人運貨都會客流量大增。

  誰不希望能坐一個有背景,靠譜,而且能夠順利過關的船?

  “你們輪番整頓,不在營業中的人手,分批集中到這裡來,本官一一查驗……”

  聞人升又說道。

  隨後眾人將自家的掌櫃、夥計、水手、雜役、鏢師、護衛……一批又一批地輪換帶來。

  23家大小船行,人數一下子就多了起來,這些人手,根據船東家的口頭統計,總共約3500餘人。….大的有三四百人,小的只有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