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到達鶴慶

    李瀟的運氣很好,他到這裡的時候,老闆娘剛剛把一鍋粑粑做好。

    此時剛出國的粑粑還冒著熱氣。

    “大家看看這個粑粑,這個酥皮。”

    將鏡頭對準了手中的麗江粑粑,李瀟說道。

    剛出鍋的粑粑,還有點燙手,在路燈下,紙袋裡的粑粑放著油光。

    酥皮看起來層層分明,聞一聞就是麥香和其他食材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甜的粑粑聞起來有玫瑰花的清味,還有核桃芝麻的香味。

    閒的粑粑一聞就是火腿的肉香,以及小蔥的清香。

    李瀟先是對著鹹的粑粑咬了一口。

    “唔,這皮果然和我想象中的一樣,酥脆掉渣。”

    “粑粑內裡的火腿很香,微微有一點鹹味。”

    “這個小蔥的存在感也不低,不過已經被煎軟了。”

    李瀟說完又咬了一口甜的粑粑。

    “哇,這個外皮同樣是酥的掉渣,內裡軟糯,油香四溢。”

    “一口咬下去,玫瑰花的香味就在嘴裡迸發。”

    “還有核桃仁脆脆的,芝麻香香的。”

    “就個人的口味來講,我更喜歡這個甜的。”

    “甜味的麗江粑粑口味更加豐富,而且口感也很多層。”

    “大家看看老闆娘又開始做粑粑了。”

    “老闆,我可以給你拍攝嗎?”

    李瀟有禮貌的詢問道。

    取得了同意之後,李瀟就開始拍攝老闆娘製作粑粑的過程。

    老闆娘先是從桶裡面取出來一塊已經和好的面,然後在大理石板子上刷上了一層油。

    刷好油之後,把粑粑放在大理石板子上面,壓成薄薄的片。

    接下來在已經壓好的粑粑上面再次刷了一層化開的油,然後將粑粑捲起,又再次壓扁,刷油。

    重複幾次之後,在粑粑上面刷上一層玫瑰醬,在撒上一些核桃碎和白砂糖。

    原來老闆要做的是甜的粑粑。

    之後把餡料包在裡面,把粑粑在此壓成薄餅,然後放在平底鍋上面煎熟。

    一個酥的掉渣,層層分明,味道可口的麗江粑粑就做好了。

    老闆娘把做好的粑粑放在了一個紙袋子。

    然後遞給了前來購買的顧客。

    吃完了好吃的粑粑,李瀟決定回民宿了。

    休息一晚之後,李瀟決定繞去鶴慶看一看。

    昨天晚上吃了麗江粑粑同時也聽過了那一句話“麗江粑粑鶴慶酒”,既然鶴慶的酒這麼出名,都已經來到了雲南,不去看一看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開車到達鶴慶,李瀟最先去的地方就是雲鶴樓。

    穿過人來人往的街道,到達雲鶴樓,看陽光照射在層層疊疊的屋簷上,泛起讓人心安的柔光。

    古城的街道上售賣各種紀念品和美食的商鋪自然不少。

    當然鶴慶最出名的還是吹肝。

    不過這在之前已經在大理品嚐過,就不再介紹了。

    鶴慶有名三件寶:乾酒、火腿、豬酐酢。這是孺幼皆知的常識。

    乾酒指的就是鶴慶乾酒,火腿也是鶴慶火腿,豬酐酢則和吹肝一樣,是具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是在罐子裡醃製的排骨。

    乾酒的由來,是明王朝在鶴慶推行“軍屯”、“民營”、“商屯”,寓軍於民,移民戍邊時期,由中原遷入鶴慶,定居於此。

    以華氏家族為代表的移民,將中原先進的釀酒技術和用中草藥制曲的方法引入鶴慶古老的“燒酒”釀造中,釀出的酒醇厚、甘甜,稱之為“亁酒”。

    原本李瀟是打算去好好打探一番,這乾酒是怎麼釀出來的。

    結果他到了之後卻發現,釀酒嘛,大多數的步驟都並沒有什麼特別。

    大概是因為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水土,才孕育出了不同的酒水。

    於是李瀟接下來很迷茫了。

    自己到底應該去幹什麼呢?

    既來之則安之,其實鶴慶的八大碗很出名的。

    這邊吃八大碗的來歷已久。

    不過這八大碗李瀟之前也已經吃過了。

    那就隨便逛逛吧。

    看到了什麼就吃什麼。

    開啟了直播,李瀟對著直播間的粉絲們打了個招呼。

    “觀眾老爺們,大家好呀,沒錯,又是我,我又開始直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