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第147章 “吃”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一更~求訂閱~!!!!)

    “因為我們的身體每小時只能吸收5~10克,其餘的你吃了也吸收不了,只會變成其餘的物質或者排洩出去。這也是為什麼備賽日需要少食多餐的原因。”

    “如果不注意這方面,就很容易陷入某短時間的蛋白質並不那麼充分的狀態。從而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

    “因此蛋白質是必須要在備賽的時候吃夠。”

    “記住,狗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重和訓練量分配。我們國家現在的備賽蛋白質攝入,遠遠不夠,甚至都不知道吸收和每公斤體重應該吃多少。”蘇神看著趙昊煥道:“比如我現在,就要攝入體重kg1.5~2倍的蛋白,如果是備賽日就需要攝入更多一點。”

    “你也是,要按照體重來,絕對沒有什麼吃多了或者吃少了的意義,根據體重和訓練量來,不要自我感覺。”

    蘇神這個是重點,國內現在絕大部分運動員,連自己應該吃多少的蛋白質都搞不清楚。

    以為吃飽喝足,營養豐富就好,其實蛋白質在我國的食物結構中,並不容易達標。

    我國的食物結構還是以高碳為主,蛋白攝入並不高,何況這些辛苦訓練的運動員了。

    如果攝入量不夠,沒有根據身體的變化而變化,只會出現很多後續問題。

    不過這個前提是,需要運動量和訓練量達標的前提,如果你是個阿宅或者每天就是走個10000步的上班族,那還是算了,老老實實攝入每公斤0.8~1.2克就好。

    “原來一個蛋白質攝入就有這麼多講究。”聽完蘇神的話,趙昊煥都有點感覺腦子“嗡嗡”響。以前都只注意訓練,跑跑跑啊,跑斷腿,完全只強調主觀能動性。

    卻忽略了身體和可觀的因素。

    這就導致,我國的很多運動員,根本不是訓練不努力,而是缺乏營養,練廢了自己。

    一旦這些都補上了,那個時候才是比拼主觀能動性的時候,我們成為奧運金牌霸主,讓米國總獎牌數都俯首稱臣,也只是時間問題。

    “是的。運動,吃,休,練,一個都不能少,每一個都有科學原理和科學講究。”蘇神放下了木棍,看著體校其餘人還是在傳統模式下,“越練越瘦”“越練越傷”,舌頭頂了頂右側口腔邊緣,道:“蛋白質只是一個方面,其實這方面是一整個學問,叫做運動營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