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白若蘭 作品

第526章 拒絕

  日本人不會胡亂擄人的。

  這並非是說日本人善良,而是因為這種連環失蹤事件,必然是帶有目的性的,不可能胡亂抓人。

  三個人連續失蹤,大概率是三人之間存在某種聯繫或者是共通性。

  而三人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都是滬抗人員。

  “組織上經過初步調查,判斷應該不是因為滬抗的身份。”房靖樺表情嚴肅說道。

  程千帆聞言,表情嚴肅且認真。

  三名滬抗人員失蹤,組織上竟然得出的結論是並非是因為滬抗的身份,那麼,這件事就耐人尋味了。

  程千帆沒有問為何組織上會得出如此的判斷,事實上,能夠得出不是因為滬抗身份的判斷本就是非常困難且耐人尋味的。

  他知道有些情況是不能給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因為事涉機密。

  “我需要了解更多的情況。”程千帆沉思片刻表情認真說道。

  此事必然涉及組織機密,但是,他希望在嚴守組織保密紀律的情況下,能夠得到更多的線索。

  ……

  “失蹤的龔敏超和林寒,這兩人都曾經參加過復旦公學學生義勇軍,在前線同日軍浴血奮戰。”房靖樺思忖說道,“這是我目前所能夠掌握的線索中最大的共通之處。”

  “復旦公學學生義勇軍?”程千帆點了點頭,露出思忖之色。

  他是知道復旦公學學生義勇軍的。

  民國二十一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的時候,復旦學生義勇軍主動請求加入第十九路軍,協助據守吳淞口至薀藻浜一帶防線,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此便是復旦公學學生義勇軍第一次公開對日作戰。

  不過,事實上在此之前的民國二十年,曾有一百餘復旦學生去南京請願抗日,被國府百般阻止後,學生軍毅然步行北上。

  他們在北平受到張漢生接見,被贈予乾糧和大衣,張漢生動情勸說學生返回校園,這些學生當即拒絕,並且怒斥張漢生丟了東四省。

  此後學生軍輾轉去了河北,加入當地的抗日義勇軍。

  從民國二十年到現在的民國二十八年,八年的時間了,以程千帆在軍統內部所掌握的情報,這百餘名復旦公學學生軍已陸陸續續殉國殆盡。

  ……

  “龔敏超?”程千帆心中,“那位李先生報上提到的那個龔建?”

  “據我所知,龔敏超應該是龔建的堂弟。”房靖樺點點頭說道。

  程千帆口中的李先生,李繼忠早年是孫先生的護衛,此人允文允武,精通化學,曾任復旦公學化學院院長,在任內,受命主持復旦公學學生軍訓。

  在李繼忠的主持下,學生軍軍訓非常正規。

  操練時,全體學生軍均戎裝裹腿,女生則不準穿高跟鞋,一律平底鞋。

  經過訓練,復旦師生禮儀已有軍人氣質,直到學生畢業以後,依然保持著軍人風格。

  據李繼忠年初公開發表之《懷念復旦義勇軍》一文中講述了一則故事:

  民國二十一年一月,李繼忠正在漢口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資源委員會任職,一天,忽然聽見辦公室門外傳來一聲:“報告!”

  “門開處,一位軍官踏進門來,向我敬禮。”

  李繼忠抬頭一看此人正是當年那一批覆旦學生軍的龔建。

  龔建是學生軍的負責人之一,第一次淞滬抗戰期間率學生義勇軍開赴吳淞前線,任十九路軍隨營訓練班教官。

  此時,已在國軍中擔任連長之職的龔建,因第二天就要開赴臺兒莊,特來向李先生報告和辭行。

  李繼忠送龔建出門,“眼見他離去,眼看到他的影子沒入於人海中,不見了,永遠沒有再見他了”。

  不久,臺兒莊大捷,龔建在與日寇血戰中壯烈殉國。

  正因感懷於此,李繼忠年初寫了這篇文章,以茲紀念為國犧牲的復旦義勇軍烈士。

  ……

  “‘包租公’同志,如果你問我的態度,那麼,我可以坦誠的說。”程千帆看著房靖樺。

  “或者說,我以法租界特別黨支部書記的身份來回答,特別黨支部決定拒絕涉入此案的調查。”程千帆沉吟片刻,說出了令‘包租公’同志驚訝的回答。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拜謝。